互联网技术 · 2024年5月21日 0

阿里首次取消电商“预售”,618开卖

阿里首次取消电商“预售”,618开卖

一年一度的618大促又拉开了帷幕。

不久前,淘宝、京东等多个平台宣布取消延用了12年的“官方预售”模式。今年618,熬夜付尾款的“剁手党“们,终于能放心睡个好觉了。

“大家下单时记得备注,到时候小样会随正装一起邮寄,试用完不喜欢可以直接退款”大促正式开启的前一天,不少头部主播已率先抢跑。李佳琦在直播间里举办了“618预售超级爆品节”。“所有美眉们,可以下单了”,大促当天,直播间的氛围开始不断升温。

阿里首次取消电商“预售”,618开卖

对于取消“预售”这件事,不同的用户表达了不同的声音。

时间上,今年天猫618将从5月20日晚上8点起现货开卖,消费者可分两波购买:第一波为5月20日晚8点到5月28日,第二波从5月31日晚8点到6月20日。玩法上,久违的“五折”又回归到了平台首页。同时,美妆、3C、服饰等品类券通通加码,用户还可叠加平台官方立减85折,或参与跨店满减每300减50活动,以及使用88VIP大额券。

经济周期的剧烈变化,让用户在下单时,重新回归冷静。电商平台也开始向用户需求逐渐靠拢。

电商“预售”,成为历史

今年,除了淘宝、京东这类电商平台,内容起家的快手同样取消了预售模式。取消预售,不仅仅给用户端带来消费体感上的便利性,也意味着可以拉长商家短期消费爆发的时间周期。

淘宝于2012年正式提出预售概念,距离如今已经有12年时间。网传,“预售”这一概念最早来自香港楼市,俗称为“卖花楼”。预售最早出现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缓解买家一次性拿出大额现金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便于开发商做资金上的流转。

作为电商行业快速发展阶段的营销产物,“预售”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吸引消费者下单。和“卖花楼”一样,用户在面对一些高价产品时,支付“预售定金”的心理负担会比支付“全款”小很多。而对于卖家来说,他们可以根据用户在预售期的下定金情况,提前预判仓库备货情况。

阿里首次取消电商“预售”,618开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预售”模式拉长了大促的营销时间,也层层推高了用户的购买欲望。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消费者们在下单时也变得越来越冷静。

不同的类目领域,对于取消预售的体感各不相同。

如果撇开几乎年年新攀顶的“预售”数据浮沫,可以发现,“预售”早已对电商链路的各个环节都造成了影响。

取消预售意味着平台开始逐渐将目光向“用户逻辑”转变。

内容平台快手,同样如此。

618大促迎来“新”玩家

618大促,除了有新玩法,也有新玩家。

虽然取消了预售,但在大促前,淘宝重新调整了PC网页。据《晚点LastPos》报道,淘宝成立了一个规模不大、完整建制的团队专门负责 PC 端的优化升级功能上增加直播、商品供给与app同步,购物车也能像手机上一样展示券后价。

小红书和视频号均于2023年正式开启618大促。虽然都是内容平台,但不同于抖音和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电商上,小红书重公域种草转化,而视频号则更重私域的成交。

阿里首次取消电商“预售”,618开卖

在店播的玩法上,小红书一共推出了四条,分别是店播新兴计划、店播排位赛、超级店播日和投放激励赛。

去年,视频号在电商端主要以店播为主。

无论是平台玩法的变化、渠道的变化、媒介的变化、还是技术的变化,618大促的关键的依然是回归用户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