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3年9月6日 0

大学新生的挑战和机遇

大学新生的挑战和机遇

出品/联商网

撰文/陈新生

盒马新零售探索7年多来,仍有许多保持不变的地方,其中之一便是破旧立新。

四年前,在首次新零供关系大会上,盒马CEO侯毅曾直陈中国零售业面临的三大问题:零供关系失衡、商品研发滞后以及经营理念陈腐。

为此,盒马想到的是,从变革商品、供应链和零供关系下手。正如侯毅不断呼吁的那样,“盒马要决心要推动中国零售业变革,没有变革,零售业便没有未来”。

从零供关系来看,中国零售业一直以供应商为主导,零售商没有建立买手体系,而盒马则力推“买手制”。针对零售商把经营责任转移到供应商身上这种不健康状态,这几年间,盒马不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促销费、新品费等传统零售各种“苛捐杂费”。

而面对行业惯用的价格战方式,盒马则高调表示不打价格战,围绕零售的本质——商品和服务,不断迭代模式、纵深探索。

日前,在2022盒马新零供大会上,侯毅称:“正是因为坚持不收供应商费用,坚持客户第一,坚持商品创造,今天盒马的自有品牌能力和商品差异化能力已经领跑中国零售业”。

当下的中国零售业十分焦虑,除了疫情对线下零售的影响,还有商品本身老化,造成了中国零售业目前越来越缩水,大量门店关闭。

在侯毅来看,原有的以价格战为导向的商品体系需要进行调整,面对富裕起来的消费者,需要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商品体系。

“我们认为商品力是今天零售业唯一的核心竞争能力。”侯毅认为,商品力体现在两方面,以品质升级为导向,基于消费者洞察的差异化商品;以价格优势为导向,基于供应链重构的基础商品。

这可以概括为“向上走”和“向下走”策略:向上走,盒马鲜生+盒马云超、盒马X会员店为主,以差异化为导向,基于消费者洞察将所有商品重做一遍;向下走,依托盒马奥莱和盒马邻里,通过供应链重构,把商品价格打到大卖场的一半。

侯毅还认为:“中国零售的商品竞争力落后发达市场至少10年以上,这是最大的蓝海市场。”也就是说,“向外走”——海外进口的商品是差异化竞争机会点。

在盒马看来,与海外品牌及城市采购联盟合作,能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丰富、更具性价比的商品。通过海外产地原料和全球化供应链与生产商合作,也可以为盒马消费者打造独一无二的自有品牌商品。

门店仍然是盒马商品力展现的基底。目前,盒马布局有300多家的盒马鲜生门店。年底前,盒马X会员店将达到9家;对标奥乐齐,盒马折扣店业态盒马奥莱已开出50余家,上海布局有10多家,年底前会在上海开出100家折扣店。

据盒马首席商品官赵家钰透露,盒马“三架马车”中,盒马奥莱店、盒马鲜生店、盒马X会员店分别在今年实现了555%、25%和247%的同比增长。其中,盒马奥莱增速更是一骑绝尘。

实际上,发展到今天,对于盒马的模式之争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大家更在意的是盒马在做什么,能够给零售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在赵家钰看来,发展到今天,模式已经不再是盒马最核心的竞争力,它更像是一种基础建设,盒马要做的是在不断的夯实基础,同时向商品要流量,向供应链要效率。

向上:商品是“1”,其它是“0”

零售的本质是商品和服务,全面走向商品力建设,抓的就是本质。

在侯毅看来,好商品是“1”,而线上线下、30分钟配送、电子支付、数字化营销等都是后面的“0”。

“如果没有这个‘1’,我们认为并没有什么价值。”所以向上走,基于品质升级,所有的商品值得重新做一遍。

实际上,一言以蔽之,零售的本质是商品和服务,需要向商品要流量,向供应链要效率,也需要建立起商品创新平台。

以盒马为例,通过大数据能力以及产学研结合,挖掘出了许多成功的商品,并建起起覆盖“三架马车”的自有品牌多矩阵。

据悉,从布局第一家门店开始,盒马就推出了自有品牌五常大米。随后持续在全品类商品上做创新迭代,分别推出盒马日日鲜、盒马工坊、盒马MAX、盒马有机等自有品牌,涵盖生鲜、休食、熟食、烘焙、鲜花、酒水、生活日用等品类。

在餐饮零售化方面,盒马从2017年开始打造3R品牌盒马工坊,构建起了面点、熟食、半成品和休闲四大品类,商品体系覆盖日销、夜市、春夏烧烤、秋冬火锅等场景。

截至目前,盒马在全国建立起300余条餐饮供应链,自建了8个供应链中心,并与超过100家餐饮企业共同探索零售化解决方案,包括地方老字号、网红茶饮、米其林餐厅等。最新的变化是,依托已经在全国搭建的冷鲜供应链、央厨体系,盒马想要打造鲜食预制菜第一渠道品牌。

大学新生的挑战和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盒马自有品牌发展十分迅速,已经达到1200多种,销售占比从2019年的10%上升至最新的35%,自有商品成功率达到97%。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1》显示,中国超市百强企业平均拥有自有品牌商品近900个,销售占比4.3%。而自有品牌为制胜法宝的山姆,其销售占比也在35%左右。

从商品拓展来看,盒马已经追赶上国际领先零售企业。而国内的市场普遍环境是,“所有的超市卖场做自有品牌,仅仅是为了提高毛利润,今天中国零售业占比不会超过5%,微乎其微,忽略不计,零售企业自有品牌也没有走出像Costco、山姆,等等”。

盒马本质上还是一家零售公司,商品力背后还需要有强大的供应链支撑,而对应的方式便是建立自己的“盒品牌”。在2022盒马新零供大会上,首批10家与盒马共同成长5年、规模上亿的合作企业,被授予“盒品牌”称号。

大学新生的挑战和机遇

在会上,有供应商直言:“盒马唯一‘不好’的地方是充满变化”。实际上,在变化之中,通过零供双方共同努力,供应商们也不断成长和转变,且收获颇丰。

一个单品包子卖出1个亿,在以往的零售渠道难以想象,但却能成为盒马的超级网红品牌。

上海翼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翼倍餐饮”)是首批10家盒品牌之一,总经理冷怡佳则由律师跨界转型的创业者。

作为盒马较早的供应商,翼倍餐饮最初在盒马经营着一个联营档口——“蒸笼头”,随后慢慢回归到供应链前端。创业至今,翼倍餐饮没有一分钱融资或是背靠风投,而是扎扎实实将拼凑的起始资金用于产品研发。

2018年初,团队中央厨房投产,自盒马工坊成立第一天开始,就与盒马团队一起联合开发蒸煮系列产品,通过盒马售卖。

据冷怡佳介绍,最初盒马提出了一个需求:消费者早起蒸包子特别困难,能不能用微波炉加热一转就行?为了解决这个消费痛点,冷怡佳带着团队尝试了几十种面粉,几十个配方,不过都无法还原出口感。而与此同时,盒马买手团队在考察时,也不断给冷怡佳团队送来各式各样的面粉原料试错。

最终,盒马和冷佳怡团队,通过一款产自内蒙古巴彦淖尔的面粉,研发出了“微波40秒”叮叮包系列产品,这款产品在微波加热后仍然保持蓬松柔软的口感。而这个最初只有3个人的小团队,如今创造的年产值已经达到1个亿。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甲方会给乙方送面粉、原料,有了盒马以后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营销、促销,而且冷藏供应链帮助我们的新鲜产品送到千家万户”。冷佳怡坦言,以前疑惑零供之间是一个零和博弈,但零供双方真的可以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

锦秀羊是植根于大别山的黑山羊品牌,从2018年开始与盒马合作,短短几年间,从之前只卖冻品羊,到现在将鲜切羊肉卖到盒马全国300多家门店。在大别山腹地罗田,一只80斤毛羊仅卖2400元,但通过更加精细化的分级加工,进入盒马鲜生供应链,一只羊却能实现综合价值5000元。

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秀分享道:“过去一只羊最好的标情就是毛羊80斤,最多只能最多2800左右,但现在一只羊50个SKU,差不多5700多元。”

通过产品链路拆解,精细化分层加工,围绕一只羊,站在消费者角度“吃干榨净”,刘锦秀在实现产值最大化的同时,还带领父老乡亲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