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 · 2024年2月16日 0

车云网:2016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报告:从ADAS到自动驾驶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多方努力,报告从政策、高校、车企、供应商与测试示范区五个方面进行回顾。

今天这份报告的题目是《从ADAS到自动驾驶,2016智能汽车年度发展报告》,希望通过这份报告的缩影,和大家一起回顾在2016年里智能汽车所取得的发展,以及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要总结智能汽车在这一年的发展,有两个很好的节点,就是2016年与2017年的CES。虽然说从2014年开始,汽车就已经成为CES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并开始成为每年汽车新技术的风向标,但历经三年发展之后,汽车已经反客为主,成功在电子行业占下了大片疆土,智能化进程更是势不可挡。这一点从今天的LINC决赛现场也可以看出来。在汽车×智能环节,一共有十支参赛队伍进入决赛,其中就包涵有视觉解决方案、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人机交互、深度学习、交通出行设计等等相关的项目。

任何一项新技术,尤其是像智能汽车本身这样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量产落地,离不开多方的努力,今天的报告就围绕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政策、高校、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测试示范区。

首先是政策。

在ADAS政策中,安全法规的作用相当重要,而从各国最新的安全碰撞评分标准中可以看出,AEB将是下一阶段的重头戏。其中,E-NCAP是从2014年开始对AEB开始进行评分,到2017年AEB已经要求新车安装率是100%,只不过,E-NCAP将AEB按照使用场景进行了划分,并分开评分。

各国政府对于自动驾驶的政策一直以来都十分小心谨慎,不过在这两年也相继开放了自动驾驶车在公开道路上进行测试的关卡。

去年最重要的变化是,联合国在三月份修订了维也纳道路交通公约。在原来的公约里要求,驾驶权必须被掌握在驾驶员的手里。而在修正案里,所有只要是符合联合国的车辆管理条例,或者是驾驶员可以人工关闭的自动驾驶技术,就可以被用到交通运输中。这项修正案在一个月之后就正式实施,相当于是给了自动驾驶车一个合法的身份。

车云网:2016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报告:从ADAS到自动驾驶

不过,中国并不在维也纳道路交通公约的公约国中。去年工信部已经完成了自动驾驶法规的草案,不过目前还没有正式出台,在草案出台之前,所有的公开道路测试都不被允许。今年很多制造商和零部件公司都开始在路测上进行布局,没有相应的政策也是让大家憋着一股劲。

高校是指国内的高校。在国内,高校对自动驾驶的研发是比较早的,现在与车企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多,开始产学研建设,这里挑出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

清华大学在产学研上已经布局很完善,与车企合作很多,像与奔驰、日产进行联合研发,长安在北京车展上的那辆睿骋清华就有参与,清华这辆参加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的睿龙号也是与长安合作。清华也依托苏州汽车研究院,对创业进行孵化。

同济大学则与上汽集团一起牵头成立了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另外还有很多高校企业参与其中,是一个帮助科研项目产品化的平台。目前在同济大学指导下,苏州的一家创业公司叫做豪米波雷达,就在进行24GHz毫米波雷达的自主开发,预计会在今年开始产业化。

武汉大学今年有两辆车参与比赛,其中右边这辆途e号是辆电动车,是武汉大学与奇瑞合作的。武汉大学的这两辆车与其他学院的车重点有所不同,他们主要是为了研究自动驾驶究竟需要多高精度的地图,以及高精度地图如何在自动驾驶技术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国防科大在2003年和一汽合作,在红旗CA7460的平台上推出了国内第一款自动驾驶汽车,然后在2011年,又推出了第二代产品红旗HQ3,这辆车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之间的高速公路自动驾驶。

北京联合大学的特殊体现在学科设置上。目前大部分高校进行自动驾驶研发的有汽车工程、计算机、自动化以及环境测绘专业,而北京联合大学则是在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机器人学院,设置了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三个专业,来进行人才培养。现在自动驾驶的专业性人才的争夺战可是非常激烈。

车企一直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主体。国内汽车品牌在自动驾驶上起步相对较晚,2016年可以算是爆发年。

车云网:2016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报告:从ADAS到自动驾驶

这里有列出了七家企业,这些企业都已经展示了自动驾驶概念车或者原型车已经进入测试阶段,其中北汽和奇瑞还进行了商业化运营的一些尝试。北汽在辽宁盘锦的景区已经开始运营自动驾驶车,奇瑞和百度合作的EQ自动驾驶车也在乌镇中亮相过。另外,众泰可以算是一匹黑马。他们的第一辆原型车是在5月份才下线,然后开始测试,截止到8月份已经完成了6000公里的路试,目前是与英特尔在合作。其他的车企,比如像一汽、比亚迪、力帆也都公布了各自的智能汽车战略和规划。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2016是自动驾驶的爆发年,而对于国际品牌来说,2016则是进阶年,实现了对立法政策的倒逼,技术研发上也都开始了实践进程。回顾一下的话,在2016年,有五个事件对于自动驾驶来说比较重要。

第一件事情,就是菲亚特克莱斯勒找了一个跨界的外援,谷歌。因为数据的归属权问题,车企对谷歌一直是严防死守。在Waymo成立之前,谷歌内部对于是自己造车还是成为技术供应商就有不同的声音,一直左右摇摆,跟FCA的合作让谷歌看到了跟车企合作的希望。现在,他们合作的100辆汽车已经编入谷歌的测试队伍,要开始测试了。

第二件事情,是宝马在7月份宣布与Mobileye和英特尔合作研发自动驾驶,今年下半年他们的产品会上路测试了。这个三方合作的自动驾驶方案除了用在宝马的车上之外,还计划推出一个通用平台以后用到其他车辆上。所以在11月份,德尔福加入了这个阵营,德尔福与Mobileye合作的成果在今年CES上也有展出。

第三件事情是特斯拉在美国发生的命案事故。这个事故发生之后,引发了大家对于自动驾驶系统的讨论,尤其是对于系统数据的记录,如何进行系统验证,以及通过数据分析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这起事故也直接导致了Mobileye与特斯拉的分道扬镳,引发了更多争议,但是也让人们更加谨慎。

再就是沃尔沃和Uber的合作。车企与出行服务商的合作在今年并不少见,沃尔沃和Uber的合作略有不同。他们会合作开发自动驾驶基础车型,然后由沃尔沃来负责生产并出售给Uber。值得一提的是,沃尔沃在这之后又与零部件供应商Autoliv成立了自动驾驶合作公司,打算共同生产自动驾驶技术并进行出售。

最后是奔驰的一个公开表态,未来自动驾驶车会将驾驶员的安全放在首位。如果在车内乘员与车外行人之间一定要2选1的话,那么会优先保护车内乘员。关于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之后所产生的伦理问题业内一直争论不休,很容易让车企进入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自动驾驶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则,否则引起的后果只会更加严重。

更多阅读:

  • 清华大学教授成波:智能和网联正走向融合
  • 斯巴鲁入局自动驾驶:同22家汽车厂商获准在加州测试
  • 上海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将建世界一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 苗圩高度评价
  • 360:2017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年度报告(附下载)
  • IDC:预计2023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出货量达7630万台 年增长率为9.3%
  • 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与移动终端信息交互功能标准化需求研究报告(附下载)
  • 德勤咨询: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360:2019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年度报告
  • 预见未来!智能网联汽车高峰论坛六大亮点抢先看!
  • 奇瑞与百度在美国硅谷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车联网、高度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领域合作
  • 中汽研: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受当前法律制约
  • 亿欧智库:2020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影响力指数研究(附下载)
  • 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