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联商网
撰文/上佳
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说:好商品才能使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度里,商品占80%,其他占20%。
无论是步步高还是永辉,胖东来在帮扶时都有一个关键的信息,商品调整在70%~80%以上,业绩的提升,顾客很多冲着胖东来商品而去的,以致于行业中有种认知,说胖东来帮扶是为了对外输出自有品牌,实现另类扩张。
而6月下旬,联商东来总裁班发出了一则通知,彻底打脸了那种看法:要让企业重视研究商品、练就优化商品的能力,不能有“依靠胖东来自有品牌商品引流”的思维,接下来会陆续停掉对种子班、步步高、永辉以及其他企业输出胖东来自有品牌商品,各自企业学会优化自身产品,让自己真正拥有核心商品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商品力,成了企业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
胖东来帮扶永辉,郑州信万广场店新的商品结构达到了胖东来商品的90%以上。对此,知名零售专家、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认为,依赖于KA制度的大卖场商品结构脱离了市场需求,是扭曲了零供博弈关系的结果;KA制度下的超市商品虚高,进价一般超过市场价格的20~30%,何来竞争力?中国零售业几乎所有的企业没有一家依靠自身的改变成功,打倒KA制度,彻底决裂通道费用依赖的盈利模式必须依靠外力强制性推动。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企业的升级,最难的不是薪酬调整、不是对员工有爱心,而是最后依靠商品实现良性循环。
2024年联商网大会期间举行的联商精选商品零供对接会上,不同企业的发言,让我们能进一步发现商品力的空间。在有些企业的日常语境中,泛行业、大环境和管理事务谈的多,而对消费者、对具体的单品,普遍讲的少。
2024联商精选商品零供对接会现场
今天,商业进入缩量时代,产品升级成为核心。对比山姆、Costco及奥乐齐,一些内资零售企业的商品力,可能还在入门级。
抖音上现在有一些所谓的“模式导师”,说今天商业根本不靠卖商品赚钱。而优秀的零售企业,没有是不靠商品赚钱的,即使以会员费立业的Costco,2023年也有42.42%的营业利润来自商品。
没有商品这个最大本源,其他的不可能存在,商业,越本质,越商品,越专深,越商品。
01
首先是消费洞察
企业,最重要的是要遵循正确的价值观!
商品力到底是什么?
是企业的价值载体,是认知力,是良知力,也是体系能力,源点都应该来自用户,企业间能力的差异,可以说根本上是对用户理解的差异。
就像胖东来说的,在我们眼里,没有对手,只有顾客!
尤其是在今天强调自有品牌的当下。企业要不断发问,我们的产品,到底能为顾客带来什么价值?品牌、功能、价格、性能、品质、美感….
每一个商品都值得经历这样的拷问:我到底是服务谁的?在什么场景下使用?顾客在意的是什么?我们提供的价值匹不匹配?顾客会因为什么不买?我们选择坚守什么价值?用户会不会推荐?会是因为什么?不会是因为什么?
许多企业当下的运营模式和财务考核结构,已经决定了商品力的效率问题,特别是考核采购后台费用、综合毛利率等指标的企业。
外企对消费洞察,在理念认定上会很清晰,也很笃定,如自有品牌占比超90%的奥乐齐,在开发“超值”系列鲜牛奶时,采购团队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上海平均每个家庭人数2.3人”的数据中得到启发,于是将鲜牛奶的产品规格从原来的1.5升调整为950毫升,从而更加符合小型家庭每日鲜奶消耗量,避免了大包装浪费和鲜度牺牲。
而作为会员制零售的山姆,更深知会员声音的重要性,一直投入大量资源去了解会员,然后转化为商品开发的底层逻辑。以MeMbeR’s MaRk铂金咖啡豆为例,山姆在前期开展了大量会员喜好调研,从酸度、醇度、果香风格等维度将咖啡豆风格明确化,再与国际咖啡行业认证的烘焙专业人员、咖啡品鉴师等专家团合作,研发出了获得了2023年国际咖啡品鉴大赛铂金奖的咖啡豆。
像山姆抽绳垃圾袋,设计上采用了欧美标准,且在容量上更符合中国家庭的垃圾袋尺寸,厚度上提升了袋子的承重能力,增加表面印花工艺,增强袋子抗撕裂能力,抽绳设计,一拉一提自动收口不脏手。
此外,各种商品包装规格,也是重点,基础产品使用场景洞察,旅行装、家庭装、个人装等,便携、便用、便存等设计。
Costco同样有这种逻辑。
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呢?Costco的答案是立场切换,彻底站在顾客这一边。Costco追求成为会员的代理人,帮助用户精选货品,向供应商争取最优惠的价格,并谋求各种专属的福利。
2001年春天,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曾经与Costco的CEO西格尔做过交流,西格尔向贝佐斯透露了Costco关于顾客忠诚度的秘密,他说,“我的策略经常体现在:每做一件事情都应该传递公司的核心价值——人们之所以选择我们这个古怪的地方消费,是因为我们能够给他们带来价值。我们一直在向顾客传递这种价值观,我们公司不养闲人。”
所以,亚马逊后来学习了低价策略,在其会议室里,一直摆张椅子,是给顾客的。
贝佐斯说,零售商分为两种:一种是想方设法怎么多赚钱;一种是想方设法让顾客怎么省钱。山姆、Costco和奥乐齐这样商品力优秀的企业,都在做后者。
但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发掘目标客群的核心需求,并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这个需求。
今天,营销书里面有很多消费洞察的方法,行业也有很多正确的废话,差别在于,有些企业笃定地在做,做深、做细、做厚、做专,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消费洞察就会成为企业特质;而平庸的企业,可能只是在每年315的时候,想起做一个问卷调查,亦或是新品引进的时候问一下,用户需求和场景是什么,然后就过了。
所以,对许多零售来说,我们的建议是,要树立用户洞察的认知高度,照抄一下优秀企业品项引进的流程,做细单品管理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新品都应该有一份价值档案,能说清这个单品的价值系:场景满足、话题性、功能、差异化还是什么,重复坚持,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
对于用户需求,不管是适应还是引领,用户理解是基础,否则谈商品力都是扯淡。
02
商品决策:是要减,更要精
在品类和单品上,“宽SPU、窄SKU,帮用户做选择”渐成共识,更考验企业的洞察能力及运营深度。对于品类与单品的决策,今天的行业不缺方法论,问题是,我们做的怎么样?
胖东来调改企业时,遵循的是下列原则:
从调改步步高、永辉的现场看,结构优化和品质升级是关键,而并没有特别强调低价,也没有特别强调自有品牌。
而外资零售却比较鲜明的喊出了低价、精选、性价比,主力就是自有品牌。
如山姆自有品牌MeMbeR’s MaRk系列,从会员所熟知的鲜食、干货延伸至家清、宠物、个护、膳食补充等品类,从瑞士卷到小青柠汁,从衣物留香珠到苏格兰威士忌,以高品质、高价值感,让会员在更广泛的生活场景中,享受山姆带来的生活方式和解决方案。山姆选中的是增量市场、中档定价。
具体品种上,山姆开发自有品牌,一是根据山姆会员店商品标准体系,从市场上无法找到成熟供应商的品种,会自己做;二是市面上有品质达标的品项,但价格虚高、毛利空间较大的品类,山姆会开放自有品牌。
而行业里,自有品牌的开发有三个趋势,一是市场稀缺的差异化方向;二是趋势性增长的,特别是健康、情绪性商品;三是企业有了独特的资源及地域需求单品,比如湖南、贵州吃辣椒吃腊肉,总体来说是追求热销和寻找空白市场两个方向。
具体的品项,“减”和“简”是大方向。
如山姆,相似经营面积,但SKU数量仅有约4000个,相当于每一种品类优选一到两个单品,并且每年进行淘换,比例大约30%~40%。首先是经过海量调研后确定要研发的商品品类,哪些品类受欢迎或可生产都是经过细心研究的;而且山姆在调研后发现,自有品牌适量减少SKU有利于顾客快速选择,加速货品周转。
奥乐齐则是精简品项的典范,在中国,ALDI奥乐齐始终遵循着精简SKU的策略,将数量控制在2000个以内。其中大约1500个是日常必需品,例如生鲜食品、家清用品等,其余则是根据时令、节日限定供应的季节性和节日性品类,通过不断变化主题,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享受。
商品精简有很多好处,品少,整个链路就更好管,单品量大、效率高,也更容易形成单品议价优势,供应链端也更容易进行生产安排;零售企业也更容易进行单品的不断改进和升级。
但突出的,还是品类品项的具体决策,比如夏季水饮,陈列规模肯定要扩大,而品牌、价格带、口味、包装等怎么选就体现功力,越具体,越生动,差异也就越大。这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营运能力问题。
而“精”,是比“简”更加重要的问题。
一是要精确、精准。
这对每一个单品的要求,是能精确的反映用户的需求,这背后代表我们如前所述的,要大量的用户洞察。
比如奥乐齐,在做肉品推广时,各种分割斩件既有针对上海市场消费者饮食和料理习惯的考量,包装份量上又能恰如其分;如白切鸡,主推更嫩、更符合上海市场消费者喜爱的、日龄85天的品种,而非广东市场更带嚼劲的180日龄的鸡种。
熬汤原料,奥乐齐提供两种半鸡斩件,一种是能长时间炖煮出浓郁鲜香鸡汤的黄油母鸡;另外一种是能快速8分钟成汤的冷鲜草鸡,兼顾了爱喝汤但对口味和便捷度有不同想法的人群与家庭。
奥乐齐还把禽肉分割成了不同斩件,从而能够适应红烧、白切、爆炒等不同烹饪方式,部分食材免清洗,产品包装加图文烹饪TIPs,满足了年轻人快捷烹饪的需求。
当前,商超都认同,商品的核心是价值而不是价格,但观念只有落到具体的、每个单品的采购行为上,才有真正的价值。
像商品的口感问题,奥乐齐有专业的试吃团队,团队成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上岗,对口感的评价,也需要各种理化指标来评估;在品控方面,以悠白5.0蛋白牛奶为例,鲜奶产品需要进行200+项检测,满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障产品中农药、污染物、兽药等成分残留均符合标准。
精准,结构一定是能数据化、指标化、体系化,特别是把定性信息,变成定量信息。
二是精进。
核心是升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