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来转去,转转再次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9月23日,二手电商平台转转和二奢电商平台红布林共同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协同,未来将完全整合,推动二手奢侈品和时尚商品市场发展。
转转从2022年红布林的投资方,摇身一变成为红布林的全资收购方。
转转集团联合创始人、COO兼红布林CEO胡伟琨向连线insight透露,2022年转转投资红布林的时候,就已经是大股东,那时候二手行业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转转和红布林有自己侧重的品类,分开发展可能更有利于双方各自谋增长。
而在今年,转转在主营消费电子领域已实现了较好增长,并建设了上门和门店的基础网络,“我们觉得24年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利用我们的网络资源、基建资源,大家抱在一起会1+1>2了,所以在24年完成了全资并购。” 胡伟琨提到。
据深网报道,未来转转与红布林的中后台系统和履约能力将全面打通,同时红布林也将复用转转的上门服务及门店体系。
转转收购红布林公告。
这场并购,既是转转投资红布林的延续,更是双方各取所需的结果。如果将转转和红布林分开来看,它们在各自的赛道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作为二奢电商市场的明星项目,赶上行业的高速发展期,红布林从出生就头顶光环,备受资本青睐。
这几年,虽然奢侈品市场还在增长,但二奢电商的故事越来越难讲。本质上,这种“中间商”模式与奢侈品品牌定位大相径庭,加之二奢电商市场鱼龙混杂,消费体验无法保障,生意难做,资本自然很难买单。
反映到玩家身上,前有全球最大奢侈品电商平台FARfetch因财务问题“贱卖”给韩国电商巨头,后有“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被强制退市。
另一边,电商平台进入存量周期已经是共识,像转转这样的二手电商平台也在为新的增量做各种探索。
当下,二手电商平台形成转转、闲鱼、爱回收三足鼎立的格局。闲鱼有阿里支持,爱回收背后站着京东,转转则背靠58同城。
这些年,转转一直在拓宽品类,希望找到流量和资源的突破口。
眼下,红布林找到了一颗更稳固的大树,转转也为新增量找到了突破口。最终,1+1>2的故事能否讲出来,就要看转转如何调动多方资源,并提升消费者对二手电商平台的信任度和行业标准化的建设上了。
01
二奢市场低迷,红布林卖身
继投资红布林后,转转正式将红布林收入囊中。
9月23日,转转集团宣布收购二手奢侈品和时尚交易平台红布林。根据公告,本次收购完成后,红布林品牌和app仍保持独立运营。
按照计划,红布林的二手奢侈品鉴定能力将整合进转转,并入转转的“官方验”多品类鉴定能力当中。
公告显示,未来两家公司将完全整合,转转集团联合创始人、COO胡伟琨将兼任红布林CEO,红布林创始人、原CEO徐薇将转任顾问,协助红布林向新的战略过渡。
此次并购双方并未披露具体数值,但相关人士认为转转曾以1亿美元投资红布林,此次收购金额预计超出1亿美元。
胡伟琨告诉连线insight,转转是盈利的,现金储备很健康。
这场并不令外界意外的收购发生在二奢电商市场低迷的环境之下。
受消费市场下行和用户需求转变的影响,奢侈品卖不动是事实。
今年三季度,大摩指出,经历了疫情后的销售暴涨,目前,奢侈品行业的利润率可能会回落到更低的水平,估值也在进一步下降,营收增长速度可能低于运营支出增长速度。
奢侈品不好卖,奢侈品电商平台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
今年年初,曾获阿里、京东投资的全球时尚购物平台FARFETCH在市值蒸发了98%后,以5亿美元卖身给了韩国电子商务集团Coupang,并将退市;
6月,瑞士奢侈品巨头历峰集团旗下奢侈品电商平台Net-A-PoRteR的中国业务进入清算流程;同月月底,欧洲奢侈品电商Matches彻底关闭;
7月,“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因未能按期提交年度报告,被纳斯达克强制退市。
反观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红布林,这两年缺少融资输血,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也要考虑自身业务的去留。
首先从行业看,如今除了二奢电商平台,抖音、小红书等跨界电商平台也都涉足二奢业务,垂直二奢电商平台压力显而易见。
一般来说,由于二奢产品单价高,二奢电商平台都会采用寄卖和回收两种模式。单靠回收,平台很难扩大规模,因此寄卖模式的佣金是平台的主要收入,佣金比例通常决定着营收水平。
伴随竞争的加大,不少平台提高佣金来增加营收。今年4月,收取货物价格的20%-30%作为佣金是目前各大二奢平台的主流行情,而这样很可能损害用户的利益,造成用户的不满。
更重要的是,作为“中间商”,货源问题是二奢平台面前的大山。不同于普通产品,二奢产品单价高,假货是二奢平台的生命线,这对平台供应链是极大的考验。
为了保证产品的“货真价实”,鉴定是二奢平台投入最大环节之一。于红布林而言,也是其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红布林的鉴定团队超过百人,包括数十位鉴定量超10万件的鉴定师,鉴定范围涵盖衣服、包袋、鞋履、首饰等不同品牌和品类。每件商品经过20道鉴定流程,多重验真,不同等级鉴定师交叉鉴别后,再出具鉴定评估证书。
尽管红布林在推动行业的标准化,但信息差之下二奢行业风险依然存在。
再叠加行业走向低迷,资本对二奢电商平台的兴趣也在减少,红布林最新一轮融资还停留在2022年。
红布林融资历程。
与之对比的是,行业发展初期红布林是资本的香饽饽,更是一年融资一轮的节奏。企查查数据显示,2016年-2022年,红布林获得过6轮融资,背后不乏知名投资机构。
尽管胡伟琨提到,去年年底红布林已经盈利,但如今二奢平台不再受到资本青睐,红布林选择卖给转转集团,也是顺理成章。
02
转转收购红布林,价值几何?
转转和红布林的渊源,还要从几年前讲起。
2022年,红布林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背后的投资方便是转转。这笔融资创下了行业单笔最大规模融资,也使红布林成为二奢领域融资规模最大的公司。
去年,红布林传出被58同城收购的消息。彼时,显示红布林背后运营主体发生重大股东变更。公司由三大股东持股:58同城关联公司、转转集团控股公司,以及红布林创始人,分别持股47.67%、35.24%、17.09%。
如今转转正式收购红布林,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先投资后并购,转转看中的是红布林在垂类项目中的领军地位。
经过八年发展,红布林核心优势在于二奢的鉴定能力,这也是转转最为看重的。
胡伟琨告诉连线insight,红布林过去的8年的时间,质检数量非常大,质检品牌有2000多个,行业有一个常识,谁检的多,谁能力越强,红布林在质检方面有很强的资产沉淀。而转转的质检能力主要是在消费电子领域,与红布林的二手奢侈品鉴定能力,能够形成互补。
“我们会把履约的基础设施放在一起去建设,不管是研发、场地还是基础的东西都可以复用,合在一起的成本肯定是降低的,包括鉴定的方法也是可以互相去打通去学习的。” 胡伟琨提到。
除了质检能力,红布林的品类优势也是吸引转转的原因。
胡伟琨表示,转转会借用红布林的能力帮助转转去发展多品类业务。红布林是一个专业的奢侈品交易平台,因此转转会保持红布林的独立,并且给予足够的资源,赋能红布林,让其服务好奢侈品类的用户。
事实上,从2015年成立至今,转转一直在探索、整合的路上。
起初,脱胎于58同城的转转定位为“更专业的二手交易平台”,以二手手机为切入口,推出C2B2C模式的验机服务。
乘着二手电商市场的东风,转转成为明星项目。
2017年,转转获得腾讯2亿美金的A轮投资。接受腾讯投资后,转转占据了微信支付九宫格的一席之地,微信超10亿的流量入口给转转带来的增长也肉眼可见。2018年,转转集团CEO黄炜表示,转转微信小程序交易量占到了40%左右的比重,未来在小程序里产生的总交易量可能会超过80%。
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转转虽然有了流量,但C2C领域对手众多,转转缺乏电商基因和场景,加之二手交易低频的特点,泛流量带来的转化效果并不显著。据统计,2018年6月到2019年5月,转转的月活跃独立设备数从1318万下降至652万,整体降幅高达51%。
眼看着老对手高速增长,自己却难成规模,“活下去”成了转转当时的最大目标。2019年,接受B轮融资后,转转决定深耕3C品类,从而开启了整合步伐。
2019年11月,为补足C2C交易链,转转主导成立了B2B二手交易平台,联合多个平台,深耕二手手机产业链。随后,推出B端流通的验机标准和定级标准,加速B2C平台建立运转。
2020年5月,转转合并找靓机,合并后,转转声称,在保持C2C全品类发展特色的同时,更加聚焦二手3C市场,通过各项业务有效协同。
这些年,3C品类为重,其他品类为辅是转转的思路。例如,2017年转转上线“有书”,提供二手图书回收售卖服务;2020年转转通过切克app进入潮鞋品类;2022年双11期间,转转开拓了自营新能源汽车品类。如今,虽然像切克这类app不再单独运营,但品类依然在转转平台保留。
回到此次收购红布林,转转集团旗下将拥有转转、红布林、找靓机、采货侠等多个品牌,成为多品类二手交易平台。
从3C,到图书,再到二奢,拓宽品类意味着更大的规模和营收。当下,转转的业务和品类都不算少,但之于整个市场,转转或许需要构建更强的竞争力。
03
二手电商竞争激烈,转转还能讲什么新故事?
转转收购红布林只是二手电商市场整合的缩影。不同于2015年的行业风口,这个曾吸引资本重金砸入的市场正迈入新的阶段。
QuestMobile在《2023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中提到,理性消费趋势催化下,二手电商加速发展,闲置交易app行业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近30%。
行业在增长,但资本变得冷静,玩家变得内卷。
从市场来看,转转、闲鱼、爱回收三足鼎立,除了转转外,闲鱼和爱回收各自有阿里和京东的支持,具备重要的电商基因。
与电商大盘竞争同步,短视频平台转型做电商的同时,也在加速入局二手电商。2021年5月,快手宣布投资万物新生;2022年3月,抖音商城内正式上线“二手好物”频道。
在抖音、快手上,都能看到二手品牌集合店的身影,他们通过短视频作品提供门店地址、商品价格信息和联系方式,并通过直播实现交易闭环。
竞争对手增多,原有玩家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内卷。
从用户数上看,目前排在前两名的是闲鱼和转转。
截至2024年4月,中国闲置电商月活用户总规模已达1.78亿,近50%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他们认可并积极参与闲置交易。
其中,闲鱼月活用户规模达1.62亿,位列闲置交易行业第一,同比增长19.1%;转转以2248万的月活用户位列第二,同比增速在3.7%。
从增长和盈利看,赚钱难、流量少、频次低是行业共同的难题。为了讲出新的故事,各家都在不停探索。
去年阿里改革后,闲鱼被提级为淘天的一级业务,战略地位提升背后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