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超市行业经历了多方面的变化和挑战,从2021年开始增速整体放缓,折扣店、会员店及即时零售等进一步抢占商超的份额。2024年上半年,从总量和趋势上看,超市业态绩效并未有大的改观。
商超零售业的健康提升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01
宏观数据
2024年上半年,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实现3.7%的增幅,这意味着大量企业会呈现下降态势。
连续看2023年半年度、2023年度到2024半年度各项统计数据,趋势并不乐观。具体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近两年,社零的增幅趋向走低,城镇表现更为明显;在业态上,超市业态虽有恢复,但2.2%的增幅仍处于低位。线上表现相对突出,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等类别增幅明显。
全国市场来看,2024年上半年,各省区社零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基本在3%~5%之间,华东、中南地区各省份较有活力,西北、华北相对波动略大,特别是上海、北京的低位颇值得关注。
以上宏观的呈现,让我们进一步用综合数据确定当前的环境大势。给超市零售业一个重大的议题是,面对新的存量态势,企业该如何做好长期应对?
02
商超的业绩
据联商网统计,2023年度14家超市上市公司,有七成出现营收下降,五成出现亏损,2024年上半年,联商网统计了13家已披露数据的上市公司业绩情况,具体业绩情况如下。
从数据上看:
(1)统计中的13家上市公司,5家实现营收增长,占比38.5%;而8家超市营收出现下降,占比六成,其中,人人乐、永辉跌幅超10%。这些下降有市场的原因,也有企业主动选择关店、撤退的原因,但也体现了业态的大势。
(2)从净利上看,7家实现盈利,6家出现亏损,占比各近五成。人人乐、顺客隆及步步高亏损率仍然较高,与2023年度统计结果相比,除永辉半年度实现盈利,其余企业亏损态势仍在延续。
(3)从净利增幅上看,7家净利状况有所改善,占比53.8%,这些改善,许多是关店止损、人员优化和费用控制等措施得来的,并非开源性措施;有6家净利继续下滑,中百集团、北京京客隆降幅相对严重。
(4)从利润率来看,仅有步步高优化程度比较明显。若利润率超过3%是优秀的企业,有红旗连锁和三江购物2家,占比15.4%;利润率1%~3%是健康企业,黄商股份、家家悦和国光连锁3家,占比23.1%。近六成企业的利润不健康,当前态势无明显好转。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红旗连锁和黄商集团表现相对优秀,近半数企业处在“营收下滑、企业亏损”的区域,行业整体面临的挑战仍然很大。
业绩之下,超市零售企业的资产价值及内部效率也同受影响。
(1)资产收益情况
从资产的角度,13家上市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情况如下:
A、总资产周转率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用于衡量企业资产运营效率,正常值范围一般在1到2之间,但行业特点、经营模式、市场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该项指标。
从上图可见,由于资产和盈利情况不同,各品牌的资产周转率差异比较大,其中黄商股份相对效率最高。
B、净资产收益率
它是指公司净利润与股东权益之比,反映了公司每一单位股东权益所获得的利润水平。一般而言,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5%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较好,高于20%说明是优秀的企业。各行业标准略有不同。
从上图数据可见,除黄商集团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5%外,其他12家品牌回报率总体偏低,有6家甚至为负值。
商超实体零售的资产价值目前处于非常低的阶段。
(2)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是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期末流动负债的比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市场环境,确定适当的现金储备水平。
在当前的经营局面下,保持合理的现金流对企业的稳定运营、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到,红旗超市、京客隆相对较好,人人乐、顺客隆及步步高现金压力较大。
从连续性数据看,相对2016年,众多品牌的现金流量比率出现大幅下降,这也是企业需要关注和警惕的情况。
(3)人力投入回报率
人力投入回报率是衡量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投入与产出之间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招聘、培训、薪酬等各环节的成本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状态。较高的回报率意味着企业在人力投入方面产生了较好的效益。
商超零售业岗位众多,薪酬考核方式复杂,减员增效、人员优化、组织结构调整等,也是近两年比较热的话题。
从上图可以看出,2024年上半年,各企业间差距比较大,6家企业指标不甚理想。
总体而言,营收下滑,往往体现着一连串的数据压力,企业的各项指标都有深度的相关性,核心,还是要解决“营收”这一核心问题。
当然,我们定义今天很困难,绝对不是为了唱衰行业,而是希望真正从业态成长的角度去思考。企业更值得深挖内部的小数据,寻找突破的方向。
03
各超市的动作
大势之下,过去的一切似乎都在失效,调改求存,转型升级,就成了热门话题。关停低效门店、重装卖场、调整商品结构、优化供应链、优化员工队伍、调整组织构架等技术性动作已经成基本操作。
行业内,出现胖东来帮扶调改、自主调改、内部优化及关停四种态势。
以各超市上市公司半年报内容,我们将13家企业主要的经营管理动作汇整如下:
1、永辉:内部提效,学习调改
2024年上半年,永辉主动向胖东来学习,希望从用户体验出发,在不断强化生鲜供应链的同时,不断深耕商品品质和服务,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经营价值。
上半年,永辉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进一步提升商品引入效率,新品引入率22.5%,淘汰率24.9%,自有品牌实现销售额12.8亿元,占比3.4%。
永辉还继续推进全渠道数字化战略,2024年上半年线上营收78.4亿元,占比20.8%,通过提升商品竞争力和仓端履约效率,减亏明显;此外,永辉还开拓抖音和快手新渠道,表现亮眼。
上半年,永辉新增门店5家,关闭门店62家,截至6月30日,总店数932家。
2、联华:聚焦核心区域,转型增「质」
联华旗下有大卖场和便利店等多种业态。2024上半年,大卖场同比下降10.0%,便利店同比下降约为7.1%。
上半年,联华聚焦核心区域,以转型增「质」为驱动力,大卖场逐步向小型化、社区化方向转型,推动整体品类的升级。
同时,联华在打造堡垒商品、加速供应链整合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动作;成功上线商品数字化及物流系统一体化等数字化项目;内部管理上,开展了优化员工考核激励方式等工作。
在拓展方面,在上海积极发掘和扶植有潜力的加盟伙伴。
截至6月30日,门店数3343家,约84%的门店位于华东地区。
3、家家悦:多业态协同发展,向品质经营转变
家家悦集团以综合超市、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乡村超市为主,协同多业态发展。
2024年上半年,家家悦从品类结构、商品品质、质价比、服务、环境等方面抓门店向品质经营转变,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物流网络的立体化和功能布局。
截至6月30日,门店总数1097家,其中直营门店997家。
4、中百集团:多元化协同发展
中百集团拥有多种业态,包括大卖场、综合超市、社区超市等。
2024年上半年,中百组织专班参与步步高调改学习,启动调改实践;进一步拓展线上布局,自有平台“百荟”上线支付宝及微信小程序;持续争取三方平台资源投放,进一步深入内部资源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