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又交出了一份超过市场预期的财报。
三季度,快手首次实现了单季度日活跃用户数破4亿,总营收同比增长了11.4%至311亿元,快手的盈利能力也持续提升,三季度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39亿元,同比增长24.4%。
其中,包含线上营销服务和其他服务(含电商)收入在内的核心商业收入,同比增长近20%。
这背后,内循环营销服务收入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外循环营销服务,正加速成为快手商业化提速的核心驱动力。
三季度,快手在传媒资讯、平台电商和本地生活等行业都实现了超过大盘的营销消耗同比增长,其中短剧营销消耗同比大幅增长了超过300%;内循环方面,快手月动销投流商家数同比增长了超过50%。
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持续高增长。
快手还在持续布局更健康的社区生态、内容生态、商业生态。
一方面,快手持续推动效率优化,帮助商家提升投放效率;另一方面,快手还在持续加强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的耦合程度。
在谈及快手商业化未来的机会点时,快手电商事业部兼商业化事业部负责人王剑伟指出,广告业务长期来看,拼的是效率优化和生态耦合。
由此可见,快手正在构建更长远、更系统化的内容和生态深度耦合的能力,这将进一步抬高其商业化天花板。
1、短剧 奥运,推动快手三季度商业化快速增长
快手的营收结构中,线上营销服务是一大核心。今年三季度,这部分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56.6%。
在传统的广告淡季,快手这部分营收的高速增长,有两个锚点:短剧和奥运。
作为最先入局短剧市场的平台,快手已经收获了全网最大的微短剧消费群体。
截至今年7月,快手短剧的日活用户达到了3亿,相较2023年增速为11%。其中每日观看10集以上短剧的重度用户达到了1.46亿,相较2023年的增速为55.3%。
丰富的短剧内容生态、超高的用户黏性,为快手打开了新的商业化增量空间。
围绕付费短剧,快手此前打造的基于服务号的Native原生链路,增强了用户观看短剧的沉浸感,也缩短了广告主的营销链路。
用户在快手内就能完成看剧、付费行为,投流方也不需要进行技术开发,只需完成简单的剧集上传、版面配置等工作,这不仅能降低传统广告对用户的打扰,还能提升广告主的转化效率。
此外,今年三季度,快手跑通了In-apps Ads(IAA)短剧模式,扩大了免费短剧内容的消费用户规模,拓宽了广告主的营销场景和变现路径。
简单来说,IAA模式下,广告主可以选择向C端用户开启通过看激励广告和信息流广告,来解锁更多剧集的投流模式,快手会将投流费用按一定比例和广告主进行分成。
上述举措下,三季度快手短剧营销消耗同比增速高达300%。
财报电话会上,针对短剧业务未来增长持续性的问题,快手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一笑表示,根据第三方数据预测,2027年短剧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现有超5亿短剧人群仍有进一步商业化的基础。
快手不仅有丰富的短剧供给生态,还有超3亿的短剧用户基础,预计IAP和IAA模型的营销消耗都能保持快速增长。
除了短剧,今年三季度,巴黎奥运会这一体育大IP,也为快手带来了较强的商业化提振效应。
从巴黎奥运会开幕前夕到赛事期间,快手围绕奥运这一大IP,与多条业务线进行了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消费和互动场景。
奥运会前夕,快手推出了特色群众体育赛事“快手村奥会”,将乡村文化和体育竞技深度融合,相关直播总观看人次超过了5亿,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超过了54亿。
快手上线了奥运专属频道,全景式呈现赛事内容;并推出了多个衍生IP。
种种举措下,巴黎奥运会期间,快手奥运相关内容总曝光达到了3106亿,有6.4亿位用户通过快手观看了奥运,参与奥运互动的次数达到了158.9亿次。
快手将这些丰富的内容场景,和电商、营销等商业化场景进行了结合,既为消费者提供了“边看边买”的体验,也为商家、品牌提供了更丰富、转化效率更高的营销场景。
快手透露,活动期间,有超过13000家品牌、商家参与到快手电商的活动中,找到了生意新增量。
例如围绕“快手村奥会”场景,通过品牌植入和线上直播,与用户进行深度互动,实现了品效销的一体化。
快手结合高流量的内容,覆盖多个主要流量场景,以弹窗形式,为品牌带来了超强曝光;还创新了体育营销玩法,建立了产品形象。
2、从内循环营销到外循环营销,快手通过效率优化与商家共赢
今年,如何吸引更多广告主?
对承接品牌和商家营销需求的各平台而言,谁能提供更高的投放效率,谁就能赢得更多广告主的青睐。
快手三季度线上营销服务收入的逆势增长,说明了快手生态对广告主的吸引力还在加强。
在推动广告主营销效率优化上,快手也在积极布局。
程一笑提到,快手已经从行业精细化运营、智能营销产品、算法优化等方面,看到了显著的收益。
快手在加速将AI大模型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商业场景。
目前,快手已经搭建起了以快意语言大模型、推荐大模型、视觉生成大模型为核心的大模型矩阵,覆盖多个层面,并服务于快手的商业生态场景。
今年6月,快手发布了自研的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AI”,在多个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基于“可灵AI”,快手为广告主提供了一站式视频剪辑产品服务,以提高广告素材的制作效率。
此外,快手还推出了虚拟人直播服务平台,提供高效的虚拟人开播及全流程开播服务,以帮助商家降本增效。
快手的另一款数字员工产品“智能Bot”,帮助商家提高效率,解决互动场景中人手不足的问题,提升转化率。
根据三季度财报,快手当季度AIGC营销素材日均消耗达到了2000万人民币。
如今在快手平台,AI大模型正加速用智能化技术,来重塑生意经营全链路。
快手也在通过营销产品和工具的革新、升级,来帮助品牌和商家持续优化投放效率。
针对外循环广告主,快手磁力引擎UAX全自动投放产品能实现全链路的优化提效。
结合财报来看,今年三季度,UAX在各行业的渗透率还在稳步提升。
今年7月,在全自动投放能力的基础上,快手推出了“周期稳投”产品,帮助中小商家实现自动投放管理。
针对内循环广告主,快手磁力金牛通过智能托管工具,助力商家生意经营,并提供全站场景化解决方案。
今年三季度,商家使用这些产品进行营销推广的总消耗,占内循环总营销消耗的占比,也进一步提升到了约50%。
3、内容 商业,生态耦合抬高快手商业化天花板
三季度,除了在商业化上保持了好的增长态势之外,在用户流量端多项核心指标上,快手都保持了不错的增长态势。
快手的平均日活跃用户数达到了4.08亿,同比增长了5.4%;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7.14亿,同比增长了4.3%。此外,快手的用户总使用时长也同比增长了7.3%。
快手社区生态的强用户粘性,建立在丰富的内容生态基石之上。
三季度以来,快手围绕体育垂类内容的运营、短剧内容生态的进一步扩充,进一步扩充了快手的内容池。
快手的商业生态,也建立在内容生态这一基石之上——用户和内容生态、流量、商业生态是一体的。
程一笑指出,快手通过不断丰富平台场景,为人、内容和商业之间的深层次连接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今年,快手更加明确了要以用户为导向,优化内容、产品和流量体系,通过好内容、好产品以及合理的流量机制达成健康的高质量增长。”
快手也在不断优化流量机制,以平衡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
例如今年一季度,快手推出了流量混排机制,引导商家和创作者在制作商业素材时更加考虑内容的消费价值,提高用户体验,打造健康的内容生态。
快手的高质量增长,建立在健康的社区生态、内容生态,以及商业生态基础上,实现内容生态与商业生态的结合。
从快手交出的三季度财报来看,基于不断丰富、优化的内容生态和商业生态的深度耦合,快手从内循环到外循环,都找到了新的增长曲线,商业化天花板,也在一步步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