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干脆面里面拆出来的《水浒传》人物卡到备受球迷们热捧的球星收藏卡,从席卷中小学校园、俘获大批“小孩哥”“小孩姐”的奥特曼卡、小马宝莉卡,再到让二次元爱好者们爱不惜手的各类动漫IP卡牌,看似轻薄的一张张卡牌堆叠出的竟是高达数百亿元的市场规模。
伴随卡牌经济愈演愈烈,在闲鱼、集换社、千岛等二手交易平台上,卡牌成交量持续增长,而那些获得评级机构“权威鉴定”的稀有卡更是身价倍增,高居成交榜首位。
然而卡牌评级到底评的是什么?处于卡牌产业链下游的卡牌评级机构到底能够为卡牌带来怎样的赋能?尚未脱离小众爱好藩篱的卡牌经济,已然在二手市场掀起波澜。
二手市场:从炒作倒卖到专业评级
根据中信证券发布的最新报告,2024年国内IP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作为IP衍生品市场中的重要领域,卡牌市场也正以预计25%的复合年增长率在快速增长和扩张。据中信证券预测,到2027年,中国卡牌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51亿元人民币。
兼具游戏、收藏、社交属性的卡牌可以主要分为集换式卡牌(TCG)和收藏卡牌(CCG)两种。集换式卡牌通常是以对战游戏为核心,玩家通过收集、交换、组建卡组来进行策略游戏中的对抗和博弈;而收藏卡一般是作为艺术品或纪念品,被玩家以收藏为主要目的进行交换或者收集。
本质上,集换式卡牌和收藏卡牌都是IP文化的衍生品,并基于“稀有度”的特性而拥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溢价空间。在日常的实际操作中,从玩家的集换行为到二手市场上的交易流通,这两类卡牌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不过,集换式卡牌在今年的火爆出圈成功吸引了更多新玩家的关注。特别是今年卡牌市场的“流量担当”——来自美国孩之宝公司的小马宝莉,通过精美的卡面设计、别出心裁的玩法和稀缺度设计、高频迭代的卡片推新速度,成功坐上了流量和销量的“王座”。
根据二手交易平台千岛官方账号公布的交易数据,截至2024年8月19日,该平台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前5大IP是小马宝莉、叶罗丽、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第五人格。在其2024年H1卡牌成交TOP30榜单上,前三十名均被小马宝莉全数霸榜,其中成交第一的碧琪卡牌成交张数达6.6万张。
闲鱼平台数据显示,小马宝莉近30天销量超过3万,是第二名叶罗丽的3倍。在闲鱼平台上的小马宝莉7日成交均价为76元。今年7月,还曾一度传出小马宝莉某张卡牌在二手交易平台售价16万元,但后续调查显示实际交易未出现“天价”。不过,今年7月确实有一张全球限量20张的小马宝莉卡以25.5万的成交价刷新了成交价记录。
根据卡牌二手交易平台千岛2024年H1的成交价格排行榜,排在前五名分别是火影忍者的名忍纲手卡以及4张来自小马宝莉的高罕卡牌。这五张卡牌的最终成交价格均在4000元以上,最高的火影卡成交价为7000元。
观察这五张卖出高价的卡牌,可以发现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拥有来自专业卡牌评级机构的评分和卡壳包装。所谓卡牌评级,就是将自有的卡牌交由专业的卡牌评级机构对卡牌的外观品相、墨迹字迹等方面进行综合的鉴定和评分,并且会为鉴定过的卡装上鉴定卡砖并配有写明评级分数的标签。
B站卡牌up主手毛君告诉研究所,玩家们之所以会将卡牌送评,首先是因为评级的卡壳能更好地保护卡牌,其次是为了鉴定真伪,第三是有了评级分数就可以在二手交易的过程中避免因为品相问题而发生争执。另外,还有一部分送评卡牌的人是为了方便后续倒卖而大批量送评,同时也依靠送评背书实现溢价出售、赚取差价。
作为一名集换式卡牌的爱好者,up主鱼犬菌非常喜欢收集宝可梦相关的卡牌以及其他卡面设计精美的明星收藏卡、动漫收藏卡。出于保存、收藏和方便展示的目的,她也常常会将自己的卡牌送到机构进行评级。
“最开始想要把卡牌送到机构进行评级是因为听说到高分卡片更有收藏价值,但是因为一些公认的国际评级机构送评过程比较麻烦,所以之后就变成了随缘选择一些国内的评级公司,主要还是为了把卡牌封装起来,方便摆放在桌面上进行展示。”
针对玩家们想要更好地保护卡牌的需求,不少评级机构也在卡牌保护外壳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从最基础的“防压防尘”一路卷到“防潮防紫外线”等。例如保粹评级就宣称采用防紫外线卡砖对卡片进行保护,能有效防护卡片由于紫外线照射产生的褪色、氧化等问题。
水有多深,评级机构就有多“卷”
近年来,伴随知名IP如宝可梦、数码宝贝、航海王陆续推出简体中文版集换式卡牌,以及各大国潮IP的爆火和出圈,国内集换式卡牌市场得以快速发展,卡牌评级赛道也随之飞速成长。有行业数据显示,相比中国卡牌评级元年的2021年,2022年的市场体量约提高了数十倍。
根据垂类卡牌二手交易平台集换社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2023年年度成交卖家数量超过6.8万人,年成交买家数超过19万人,年成交卡片总量超过3400万张,较前一年增长145.31%。在其成交的评级卡中,海外评级机构PSA依旧是占比最大的评级机构,占比为52%,其次为占比约32%的藏卡评级和占比约6%的保粹评级,其他评级机构合计为8%。
目前,卡牌爱好者们想要将卡牌送至评级机构进行评分,主要有两种渠道可供选择。第一种是直接在评级公司的官网、官方小程序等平台上下单,然后将卡牌打包好寄到指定的地址,静候评级公司出分并回寄卡牌。第二种就是寻找评级代送服务,即将卡牌寄给代理商,再由其统一寄到评级公司进行测评。
看上去选择代送服务有些多此一举,但实际上找评级机构的合作代理商代送卡牌一方面能获得更优惠的评级价格,另一方面,玩家直接将卡牌送到海外权威机构评级,需要面临高昂的国际运费,还需要填写申报资料,而找代理代送就能省去这一系列的麻烦,因此更加省时、省力、省心。
在卡牌评级的收费标准方面,不同的评级机构会根据卡牌的种类、价值、评分时间来进行阶梯式收费。通常来说,海外评级机构如PSA、BGS等的评分在卡圈中的认可度更高,但因为需要海外运输,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国内评级机构的评级费用则相对较低,通常一张国产卡牌的评级费用只需15-23元不等,评级时效也比海外机构要快不少,但由于不少国内评级机构成立时间尚短,其评分结果在玩家中的认可度还不太高。
热爱各类卡牌收藏的“卡牌学徒,石田三成”告诉研究所,“评级的目的都是为了鉴定,不管是鉴真还是确认品相,都是为了确定卡牌的价值。物以稀为贵,肯定是品相越好,价值越高。但是在二手交易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对于品相的定义是不一致的,那么就只能让评级机构来界定,所以说评级机构的公信度也决定了这张卡牌的价值。”
“石田三成”还向研究所介绍到,“目前评级机构对于卡面的评测主要是围绕卡面、卡边、卡角、居中四个维度去评,区别就在于大家用多少倍的显微镜等仪器来进行鉴定,或者有没有借助AI之类的技术辅助。但是因为每个评级机构有不同的标准体系,所以大家对不同卡牌机构的出分结果并不完全认同。”
知名卡牌分析师、卡有江湖主编杨躺躺告诉研究所,“对于价值比较高的卡牌,很多玩家宁愿漂洋过海地将这张卡送到国外去,也不愿意送到国内的评级机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信任国评机构,担心卡牌会损坏、丢失、被调换,也担心国评机构的评分标准模糊、敷衍了事,甚至会跑路。”
评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卡牌的估值,所以玩家们对于评级机构的出分结果十分看重,有时候收到评分结果不如意的卡牌,还会选择拆壳重新送评,或者换机构重新送评。由于卡牌品相评分过程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也会出现重新送评后,评分结果不同的情况,由此评测机构往往会招致玩家们的吐槽和不满。
对此,B站卡牌up主手毛君则认为“评级卡最开始的初衷就是辨认真伪打个分,让大家交易的时候对品相的争议不要那么大,现在就变成了一些人炒作的工具。”
在手毛君看来,“卡牌是消费品,也是玩具,我们可以因为喜欢IP、喜欢收藏而去买卡,但如果并不喜欢卡,只是想着进场赚钱,基本就是韭菜。”
关于卡牌评分标准的问题,杨躺躺告诉研究所,“目前卡牌评级机构大多都是按照自己机构的鉴定标准来进行打分的,是因为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能够对评级师的资质进行认定的行业标准或者行业协会,但也有一些走在前面的国内评测公司,已经在引进机器或者AI参与到卡牌的评级过程之中,尽量降低评分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人为干扰因素。”
藏卡评级CCG合伙人四尾向研究所介绍道,“卡片评级工作就像古董文玩鉴定一样,由于涉及的品类、年代、工艺,乃至于印刷批次,很难以进行标准化和量化。”
“CCG希望通过更加符合当时年代背景的情况,去进行评级鉴定工作,而这个过程是存在一定的人为主观因素的。”
“不过当前CCG已经储备了超过300万张的图片信息数据,通过AI训练的方式,进行大数据的比对,另外面对争议较大的结果,还会交由多个评级师进行交叉校对。”
国评机构的未来,是寒冬还是春天?
谷子文化兴起,带动各类IP衍生品赛道,集换式卡牌是玩具领域过去6年中增速最快的细分板块。对比2022年日本集换式卡牌人均支出为92.3元,美国人均支出仅为50.7元,中国市场的人均支出8.6元,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单包卡牌价值链拆解来看,一包零售价为10元的卡包,终端零售门店拿走约4成的最大部分的价值,而卡牌发行运营商拿走约3成价值,经销商和分销商拿下约1成价值,另外2成属于直接材料成本、IP版权费用或其他成本等。
在二手交易市场,部分高位卡、稀有卡往往能够获得一定的溢价空间,而这部分的价值远远超出了10元零售价。换言之,二手交易市场成为了卡牌赋能的消费场景。在此之中,卡牌评级机构也为卡牌赋予了增值效应。
“石田三成”告诉研究所,其实评级鉴定由来已久,它在钱币、古玩玉器等领域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像是国外的CCG集团、国内的保粹和公博等,都是从钱币鉴定跨领域从事卡牌评级的机构。
除了跨领域“转行”的老牌机构,海外知名评级机构近几年也纷纷瞄准在华市场。比如在2021年,国际评级巨头CCG旗下两大专业评级公司CSG、CGC实现了在华落地。今年7月,CGC cards宣布以更为实惠的价格提供全时段专业与公正的卡牌鉴定和评级服务。在近一年内,CGC还多次参与在华地区的卡展、漫展活动,宣布与国内卡牌发行商建立合作关系等。
面对步步紧逼的海外机构,国内评级机构纷纷各出奇招。杨躺躺告诉研究所,“大概从2022年开始,国内出现了一些比较专业的卡牌展览,像是上海的中福古玩城等一些钱币圈的机构,也在尝试通过办卡展活动的方式,让钱币圈和卡牌圈两个圈子达成融合。”
杨躺躺介绍道,“其实钱币圈前几年发展得也很疯狂,最高峰的时候可能大大小小的钱币评级机构有几百家。在经历了一顿厮杀后,由于国外两家比较大的钱币评级机构进入到中国市场,国评的地位相对就差一些。”
除了通过举办收藏卡博览会活动实现破圈,目前很多国内评级机构还将目光放在时下火爆的“谷子经济”。在卡牌之外,不少评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