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权威、最具参考性的自动驾驶年度报告?那肯定非《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莫属,这也是中国目前官方唯一的自动驾驶路测报告。无论是考察维度、软硬件指标、测试标准,还是最新进展和方向,每年都是权威又全面。虽然疫情对行业有所影响,但刚刚出炉的2020全年报告,亮点多多,进展更胜从前。
首次开启无人化测试(类似百度近日在加州硅谷拿到的无人驾驶测试牌照)、RoboTaxi落地试运营,以及特殊天气考验,还有传感器新动态……
透过这份年度报告,一方面能follow中国自动驾驶技术进展现状,另一方面也能清晰窥见行业格局。此外,或许也能找到百度近来股价接连大涨(该报告后又再涨4%),市值逼近千亿美元的潜在原因。
照例,我们挑重点一一详解。
新成绩:路测里程大幅增长,安全行驶里程增长112.8%
最直观的路测里程,相较去年有大幅增长。
截至2020年12月,北京的安全行驶里程达221.34万公里,较2019年末增长了112.8%。
从数据来看,疫情对自动驾驶造成了一定影响,1月份里程增速放缓,直至3月才逐渐恢复。
其中,百度毫无悬念在里程上力压群雄,以全年112.53万公里稳居榜首。
百度的路测里程,比其他所有玩家加起来还要多20倍。或者换而言之,今年96%的北京路测里程,都是百度跑的,也超越了去年自动驾驶测试的总里程。
而且这样的测试里程,还是在不同的测试区域、道路等级上完成的。
此前,北京的道路测试难度分为4个等级(R1-R4)。目前进行R4级测试的,仅百度一家企业。
另外全国最高技术等级、最高标准、测试场景最难的开放道路测试资格认证(北京T4牌照),也还只有百度拿到。
所以,一方面北京正在提出更高维度的区域测试要求,但另一方面,目前获准拿下高级别牌照的,又只有百度一家。
在北京,百度在自动驾驶路测中的雪球效应相当明显。
新动态:RoboTaxi首次北京落地,九成乘客觉得AI司机可信赖
路测里程之外,载人测试是今年的又一大亮点。
作为首都,北京在RoboTaxi载人方面,比其他地区都有更高的技术和安全要求。
而从2020年8月开始,北京RoboTaxi公众试运营,同样由百度率先开启。2020年12月后,小马智行等公司开始加入。
事实上,RoboTaxi一直是自动驾驶落地的关键场景,也是外界关注的商业化焦点,基本是自动驾驶载人领域的“兵家必争”之地。
RoboTaxi的用户体验,也是技术水平的直观反馈。
根据调研结果,试乘的兴趣群体中,63%是“老司机”(已有6年以上驾龄),60%是18~35岁的青年群体。
对于RoboTaxi,志愿者整体满意度较高,97%的人甚至表示愿意接受付费使用此服务。
而在“自动驾驶”和“人机交互”这两项技术方面,近九成用户给出了“良好”以上的评价。
整体来看,北京(百度为主)的RoboTaxi还是获得了很高的认可,未来商业落地,可期。
新风向:首次开启无人化测试
今年,北京还有个最新进展:(首次)开启无人化自动驾驶测试。
虽然目前已有14家企业、87辆车拿到了北京自动驾驶的一般性道路测试牌照:
但2020年首次开放后,获得无人化测试牌照的,只有一家——百度。
2020年12月,百度首次通过无人化专项技术测试,获颁首批5张无人化路测(第一阶段)“牌照”。
相较于其他城市,北京无论从公开道路的长度、还是标准制定程度上来看,这次都作出了表率。
并且专门设置了64827公里的无人化测试验证,确认了测试技术的可行性、及测试方法和参数的可靠性。
而作为风向标,无人化测试的首次开启,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距离更进一步的“去安全员”再上一层楼。
从集合RoboTaxi公众测试开始,自动驾驶终极商业产品形态,就已隐隐作响。
新趋势:核心部件加速国产化
在报告中,关于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也明确披露有进一步国产化的趋势。
例如,国内自动驾驶汽车所采用的激光雷达品牌,71%是国产的,线数多为40线以下。
相对于2019年的60%和2018年的80%,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目前已不占优势,份额下落到了29%。取而代之的正是国产激光雷达。
而车本身,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也有进一步国产化的趋势,甚至纯电车型,今年实现了全部国产化。
更令人欣喜的是,国内也做出了一套成本更低、实用性更高的测试方案。
今年,北京智能车联与百度联合研发出了混合现实测试系统,在现实场地内虚拟注入部分交通目标,实现场景测试。
汽车在这一封闭试验场中进行系统测试的话,里程效果,可以达到公开道路测试的100倍以上。
此外,自动驾驶测试标准上,北京今年也有所提升:测试场景中,首次加入了特殊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