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电商 · 2024年2月16日 0

淘特“比价王者”全网实测,到底香不香?

到手价是否真的足够性价比,才是所有消费者关心问题。淘特验证这一逻辑核心关键点在于:承诺的2000款“比价王者”商品,是否真的可以对标全网低价?

作者|刘珊珊

编辑|杨 铭

“今年消费者不仅理性,而且直接。虽然双11我还会买不少东西,但哪怕是一件生活用品也要全网比价,才会让我消费下单。”已连续7年在双11买买买的张胤说,他会在今年双11“理性消费、注重极致性价比”。

近日,各大平台、新老电商势力陆续拉开第14个双11竞争帷幕,各种预售、优惠、补贴等促销信息席卷而来,全年最大购物狂欢节气氛越来越浓。

电商流量红利消减,疫情反复等种种不确定性因素共同作用下,消费观念回归理性,越来越多消费者像张胤这样,面对双11变得更为冷静——这意味着,无论平台和商家如何热情高涨,消费者才是衡量唯一标尺。

各大平台显然也注意到了消费观念的变化,纷纷调整各种游戏规则,试图通过流量主播、种草机制、全程保价等多种举措,去吸引更多消费者对双11的购买热情。

但最核心的,仍然是如何少点套路、多点诚意,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好货。其中,率先开跑双11大促的淘特,因推出“三句半”极简玩法而格外受到外界和消费者关注。

根据淘特官方说法,双11在淘特搜索“比价王者”,几千种商品是可以对标全网做比价参考的货品。此外在10月22日和11月11日两天,“比价王者”标签商品有机会获得五折优惠或直接免单机会,并用隔日达和退货包邮、30天免费退换去深耕“用户体验”。

自2020年3月上线以来,淘特通过M2C模式,依托阿里沉淀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用高性价比成功抢占超3亿用户心智。如今,第三次参加双11的淘特,能否通过“比价王者”策略,成为双11大战杀手锏?甚至成为推动消费增长又一契机,为电商行业打开新的想象空间?

01

全网对标,“比价王者”到底香不香?

从10月20日开始,“极点商业”打开淘特APP主页,发现目前淘特消费者购物场景已有明显变化:“比价王者”从原来的货架逻辑,变为关键词不断变化的搜索逻辑。

传统电商中,搜索是承载电商平台的关键环节,也是流量产生交易最重要方式。即便在宣称不设边界的直播电商逻辑中,种草优于购物,最终目的仍是回归货架电商,形成用户搜索购物习惯,用搜索去满足用户更多匹配的需求。

不过,传统货架电商购物搜索链路一向较为复杂、繁琐,直播电商推荐链路虽然简单和直接,但没有解决商品碎片化问题——很难满足那些有明确购物需求的消费者。同时,上述逻辑下的商品,是否真的最具性价比,用户不得而知,仍需要一个平台接一个平台自行比价。

从淘特最新搜索逻辑核心看,其玩法、策略与传统货架逻辑有着明显不同,甚至是对“人货场”的链路重构:一是淘特让品牌元素、货品关键词不断变化,消费者可以在线上边逛边玩边买,互动性上更能吸引消费者参与。

二是消费者不用海搜,只需搜索“比价王者”、点击动态关键词,或者在APP首页搜索关键词,排在首位的就是可以对标全网低价的“比价王者”商品。没有任何多余环节,大大缩短消费者从选择、决策到下单的购物链路,消费者不必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耗费,就可以得到全网最具性价比的商品。

“我觉得还挺好玩的,很多关键词我都会点击进去看看,有什么商品是我需要的。”资深网购用户kiki就对“极点商业”认为,用户始终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倘若好玩同时还能提供“极致性价比”商品,那么无疑将成为很多消费者重要的购物平台选择。

事实上,最终到手价是否真的足够性价比,这才是所有消费者真正目的。因此,对淘特而言,验证这一逻辑核心关键点在于:淘特承诺的2000款“比价王者”商品,是否真的可以对标全网低价?

这需要实际验证。10月22日至10月26日,“极点商业”在淘特APP随意搜索了10款“比价王者”商品,在不同电商平台,同时段、同品牌、同规格进行横向比价后,得出如下横评结果(见下图)。

淘特“比价王者”全网实测,到底香不香?

统计与制表:极点商业(数据采集时间:10月22日至26日)

比如,蒙牛纯甄常温酸奶,200gX24盒,淘特每件价格为55.9元(已优惠21元)。某狗平台单件69.9元(24盒),某XX平台每件59.99元,在短视频平台价格也是59元,横向对比淘特确实最有性价比。

下饭菜品牌冯一碗烧椒酱,每瓶净含量228克,在淘特优惠9.1元,到手价3.8元。在某狗平台价格为15.26元, 某XX平台13.9元,短视频平台价格为15.8元。不比价不知道,一瓶小小烧椒酱,各大电商平台居然差价10多元。

三只松鼠400g港式鸡蛋仔,淘特每箱售价13.9元,另外两家电商平台以2箱起售,2箱售价28.51元和29.9元,每箱价格折算下来,仍比淘特贵一些。而在传统电商平台,每箱也比淘特贵3元。

除了主打吃穿用的刚需品,在小家电、学生电话等“流水生产线的标准化产品”上,从“极点商业”验证来看,淘特在全网对标也有性价比。

比如360儿童电话手表(10X),其余三家平台为389元、399元、399元,差价为10元,但在淘特上,只需要356元,比最贵两家平台便宜43元;而美的家用电压力锅(5L双胆),淘特同样比最贵的平台便宜54元,消费者用更实惠的价格就可以拿下。

根据“极点商业”对任意10款商品同品牌、同规格价格直观对比,得出结论是淘特“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最终在全网对标中,实现了极致性价比。这意味着对消费者而言,淘特将商品贴上“比价王者”标签,确实有足够底气和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这仅仅是“比价王者”标签品牌商品目前正常售价,如果有机会获得五折优惠或直接免单机会,那么无疑更为实惠——从微博等社交平台反馈来看,成功“免单”薅到羊毛的消费者并在少数。

02

全网比价,淘特为何敢这么做?

这是淘特参与的第三个双11。2020年双11,淘特上线“1元更香节”;2021年双11,上线为期34天的“特省节”;今年3月,淘特推出10元店,覆盖各个生活场景,可以做到N元N件、工厂直供、入仓全检、一站式购齐、一个包裹发货。

从上述对比来看,相比“1元更香”、“10元店”,“比价王者”在淘特平台内部也有明显升级:一是对标全网做比价参考的SKU更多、品类更为丰富;二是参与的品牌和商家更多,其中不乏诸多知名品牌,在淘特将价格做到了更具性价比;三是商家从“王者比价”货品中,看到了更多爆款批量诞生的可能性。

在观察人士看来,这背后体现的趋势是,相比诸多电商平台,淘特今年双11很明显已将重心转移到消费侧,开始重点打造消费侧实际体验。

事实上,电商行业竞争日益残酷当下,想让更多品牌和商品做到“更具性价比”,有两大关键点,一是需要平台拥有产业链、技术、商业模式有优势,二是需要参与活动的商家、品牌足够多。

淘特同样如此。它在今年双11上线“比价王者”,让商品性价比越来越卷最大信心,是来自1800多个产业带上,10000多家源头工厂参与的庞大、成熟供应链——相比2021年双11“特省节”145个产业带源头工厂参与,今年双11商家、品牌数字是飞速增长。

“8月份入驻淘特后,就参加了双11。”根据“极点商业”了解,像源邺数码、飞科昌仁电器这样,在双11前抢着入驻淘特的商家,不在少数。

对这些双11前“涌入”淘特的商家而言,他们最终希望,是在淘特“首坑免费”利好政策下,抢占坑位,让销量得到爆发性增长,并带动工厂品牌、粉丝、业绩甚至产业带的增长。

“尽管官方平台有流量、资源支持,但如果不能在双11成为爆款,带来业绩增长,那么也就没法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品质好货。”一位中小商家创始人对“极点商业”直言。

从这个角度看,对淘特而言,能否给商家带来增长,是看承诺“全网比价”能否持续的关键所在。

它的信心,来自依托阿里巴巴沉淀20多年的数字商业、智慧物流、普惠金融等基础设施赋能后,构建的M2C短链直供模式。

这是淘特和其他单纯强调性价比平台的最大不同:在M2C直供模式下,强调工厂制造商与消费者的连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