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 营销 · 2024年2月26日 0

春节营销的6个爆点策略!

春节将至!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因此,在这一节点爆发的春节流量成为各大品牌争夺的重点,不少品牌、产品想要把握这个年度营销的黄金时机,“赢”销上位,迎接新春营销“开门红”。

但想要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中成功抢占视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春节营销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脱颖而出是每个品牌都必须面临的挑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种曾经爆火的营销/运营玩法,希望能给这次春节营销一些启发。

一、年年“集五福”,今年还会火

当听到“你,扫福了吗?”、“集齐五福了吗”,这就意味着我一年一度的“集五福”游戏又开始了。

2016年,支付宝“集五福”活动一经上线,就引爆互联网,还掀起了一场全民跪求敬业福的浪潮!之后经过2017的全民集福、2018的五福狂欢、到2019的“五福来了就是年”,

连续几年的营销席卷,用户参与“集五福”的意义也从获得现金、集齐好运气、转移到相信集福本身这个行为就是在聚集福气。

根据支付宝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1月25日至除夕的11天里,全国超过4.5亿人参与了集支付宝五福,相当于每3个中国人就有1个人在参与集福和送福。相较于2018年,参与人数同比增长40%。在产品页面能看到,最终集齐五福的人数超过3.2亿。

由此可见,如今的“集五福”不仅是一个游戏,更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已经和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拜年一样,成为春节一个新年俗,成为必不可少的新年元素。

尽管每年“集五福”都被调侃为“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一看两块五”,然而临近春节,很多小伙伴还是很期待这个活动的到来。而且有了历年支付宝的集福作铺垫,用户早已不在乎分到多少钱,重要的是,集齐五福取一个好兆头,所以各大品牌/产品借着这个势头做集福活动,肯定不会错的。

二、花式发红包,撬动社交圈层用户

发红包是春节最为传统的习俗之一,也是最受孩子们喜欢,最容易连接不同年龄段之间人群的民俗之一。

2014年,微信红包的横空出世,一时风靡,此后腾讯也不断推陈出新,在红包形态上融合了很多新玩法,从最初点对点的红包,到红包雨、拼字红包、口令红包,再到语音红包、绕口令红包,以及答题领红包等,多样化的玩法成功引燃红包大战。

这几年,红包大战不断更新优化,春节红包玩法逐渐从撒币到社交的转化,正式开启了红包营销2.0时代,大家已经不满足于单一的文字红包发送方式,创新才是春节红包营销的出路。换言之,谁能为红包引入更多新玩法,或许就掌握了比赛的输赢。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都激发了哪些创新的红包玩法呢?

1、社交裂变红包

在2019年春节期间,QQ红包不拼手速,现金/彩蛋变成了“福袋”,携手NIKE、冷酸灵等品牌打造“福气袋回家”活动,将传统年俗与线上互动强势结合。

春节期间,打开QQ就能在线上体验新春游园会,挑战以舞狮、灯笼等年俗活动为灵感的互动小游戏,参加“福气‘袋’回家”活动。用户拿到福袋后可以分享给亲朋好友,转发福袋后即可解锁现金红包。

QQ通过分享福袋的社交新玩法,让乐于分享的年轻用户互相传递福气,在QQ上玩着过年!这一形式成功激活春节期间圈层用户,打开新春贺岁社交链,助力品牌与用户有效连接。最终,品牌总曝光达29亿,覆盖74%的90后和00后人群。

2、短视频互动红包

2019 年春节,腾讯微视打破常规,借助短视频这一备受人们喜爱的内容形式,推出多种视频红包玩法,借以这种方式,热热闹闹地开启了一系列视频红包拜年新玩法,花样特别多。

不仅可以发红包,还可以讨红包!此外,还加入了手势红包雨、多结局埋红包、集赞拿红包等视频互动玩法。通过添加不同的视频红包模板拍摄红包视频,填写红包金额、数量等,你就能直接分享给微信、QQ等社交平台里的好友。

短视频红包之于文字祝福红包是更高维的基于载体层面的创新,可以让用户以视频的形式出现在收红包一方的面前,更丰富地传递新年祝福,即便是趣味整蛊也能多几分惊喜。

当下,短视频如日中天,如果将短视频与红包这个传统习俗结合在一起,可玩性很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设计规则,才能让“抢”红包的动作变得更多样,同时又不会给用户带来太高的门槛。

三、借力AR,增强交互体验

随着AR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将AR用作新的营销手段。AR技术本身具有互动性强、娱乐性强、场景感强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帮助品牌突破空间、时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一改以往被动的局面——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消费者不但不反感,反而颇有兴趣地扫描AR图标,乐此不疲地参与互动。

2020年农历新年就快到了!大家是否还记得往年新春的AR盛况?

比起传统的新年活动,AR技术以一种趣味的形式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年味体验。比如:

(1)2019年新春,一场浩浩荡荡的AR互动就曾席卷全国。去年“集五福”期间,可口可乐联合支付宝推出扫福娃活动。

不仅将福娃“阿娇”、“阿福”印上可口可乐瓶身,并且还独具创新地加入了AR技术,打造扫福娃赢惊喜新年活动,福娃摇身一变来到你面前,向你拜年,还为参与者送出爱意满满的新年红包,进一步升级互动体验。

(2)都说每逢春节胖三斤,去年AR扫除春节卡路里,打破了这一魔咒。QQ浏览器以AR识物技术,识别春节期间身边的食物卡路里指数,吸引消费者广泛参与,打造春节团圆又健康的营销事件。

从上面的案例看,这些新春AR活动都在以创新且有趣的互动方式让大家的新春更有年味。利用互联网与AR技术,能够让大家体验创意年味。

当然,在新奇的新春体验基础上,品牌也得到了更多元的曝光,用更好的创意,建立与用户之间的强纽带。

春节临近,各大品牌也将大出奇招,作为当下颇为流行的互动形式AR技术更是不容错过,而且随着5G的来临,这种场景在新年营销上的可玩性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

四、巧用人脸融合技术,与用户互动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7年,为了迎接建军节,更为了庆祝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人民日报跟腾讯天天P图深度合作,推出了“穿上军装”的营销活动,利用人脸融合的技术,为参与活动的用户定制“军装照”。

此H5上线短短两天,访问量就超过2亿。配合佟丽娅、杨洋、雷军等几大热门IP的分享转发,军装照H5的累积浏览次数远超8亿,人民日报甚至为“军装照”H5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

除此之外,还有在去年圣诞节刷屏的“请给我来一顶圣诞帽@微信官方”以及今年国庆超火的“给我一面国旗@微信官方”,也都是典型的人脸融合案例。

人脸融合会让你觉得“五官还是你的五官,轮廓却已不是你的轮廓,生成了一张熟悉又陌生的全新的脸”。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猎奇心理,让人们想要去尝试下,看看自己变装变脸后的效果。

所以,在今年过年,品牌可以考虑利用人脸融合技术,开发出贴合春节营销主题的广告,比如结合红包、对联、财神等新年元素,帮助用户快速生成头像。

五、打造热门话题,点燃用户UGC热情

营销如果只是为了让用户收到信息,那么广告结束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传播的中断。想要获得额外的曝光,品牌的广告推广就需要调动用户参与热情。

如何让用户主动传播呢?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UGC的形式,UGC代表着用户生产创意。这种创意能够刷屏,主要得益于其核心场景与用户的生活很贴近。

在2018年春节,一汽马自达抓住了年轻群体每年过年回家头疼的场景:遭遇父母催婚、亲戚围堵、同学炫富,还得忍受七大姑八大姨和熊孩子们的轮番轰炸…….针对这些痛点,一汽马自达确立了“拯救春节计划”核心营销主题,巧妙的借用八仙过海的故事,以#在哪儿过年#为主阵地,并联合了多家媒体平台,将春节热点营销做的别具特色。

从选材上来说,一汽马自达选用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八仙过海的传说,与现实中的新年过节如过海一样难相关联,直击年轻人痛点,轻而易举俘获网友的喜爱。网友纷纷在#在哪儿过年#话题中贡献自己过年如何应对来自家庭的轮番轰炸,以及自己在过年时遇到的趣事,激发网友的参与热情,也极大的带动了网友的二次传播动力。

据悉,#在哪儿过年#话题不仅连续数日雄霸汽车榜榜首,而且在总话题榜上力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