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 施子夫
夏季炎热常有被蚊虫叮咬的困扰,驱蚊产品的选择往往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话题。
在日化市场,成立于2006年的广州品牌润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本生物)于近期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申万宏源证券担任保荐人。
个护的细分赛道竞争激烈,润本生物IPO之路能有希望吗?
季节性营收困境
2019年至2021年,润本生物在天猫平台的蚊香液产品销售额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官网显示,润本生物深耕家居个人生活领域,坚持“大品牌、小品类的研产销一体化战略,以新一代驱蚊产品切入消费者生活,公司主要从事驱蚊类、个人护理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报告期内,润本生物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78亿、4.43亿、5.82亿。润本生物近三年销售收入实现稳健增长,其中2020年度和2021年度增长率分别为58.96%和31.46%
报告期各期,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3657.18万元、9471.21万元和1.21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52%、51.27%、26.80%;实现毛利率54.09%、52.53%、53.05%。
润本生物坦言,在公司总股本和净资产均有所增长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收益指标存在短期被摊薄的风险。
目前润本生物已形成驱蚊产品、婴童护理产品、精油产品三大核心产品系列。其中驱蚊系列产品是润本生物的核心品类,报告期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0.88%、38.21%、39.14%。
细分业务来看,从2019年到2021年,驱蚊系列产品分别实现营收1.14亿、1.69亿、2.28亿;婴童护理系列产品分别实现营收0.85亿、1.44亿、2.17亿;精油系列产品分别实现营收0.74亿、1.26亿、1.31亿。
招股书显示,润本生物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线上直销、线上平台经销、线上平台代销以及非平台经销模式。在2019年至2021年,润本生物线上销售金额合计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4.77%、78.23%、77.72%。
详细来看,润本生物在电商平台上销售集中度较高,近三年线上渠道占比接近70%。
在线上销售方面,润本生物主要通过与天猫和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合作。从2019年到2021年,润本生物通过天猫和京东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1.94亿、3.21亿、3.66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78%、72.43%、62.84%。
日化行业资深评论员清扬君对《港湾商业观察》表示,润本生物线上渠道销售占比较高,有利于未来营收持续增长,但随着线上竞争日趋激烈,营销费用有可能进一步蚕食公司净利润,造成增收不增利的尴尬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受驱蚊产品的季节性特征,驱蚊系列产品主要在夏、早秋季节使用,润本生物主营业务收入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征。
招股书显示,润本生物第二、三季度营业收入占比较高。报告期内,润本生物第二季度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7.12%、49.87%、45.66%,而第三季度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28.29%、28.80%、28.41%。
润本生物也表示,在极端寒冷天气情况下,消费者对驱蚊系列产品的需求将下降,并会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影响。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润本生物的经营业绩,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企业市场反应力和洞察力,以及产品规划和推广要求更高。”清扬君在谈到润本生物经营业绩呈现季节性特征时表示,“一旦企业遇到黑天鹅事件,很容易丧失流量优势,造成大量库存产品积压,占用公司大量现金,对公司经营造成硬伤。”
线上推广费三年翻3倍
除了季节收入不平衡带来的经营业绩风险外,招股书显示,报告各期内润本生物研发费用在逐年降低。
2019年至2021年,润本生物研发费用分别为781.39万、1071.26万、1360.16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2.42%、2.34%。
与研发费用率逐年下滑相对应的是润本生物销售费用率显得偏高,不过低于同行。
财务数据显示,润本生物生物的销售费用分别为7630万元、9512万元和1.34亿元,占当期营收比例分别为27.38%、21.48%、23.09%。相较同行业可比公司包括上海家化、彩虹集团、贝泰妮、珀莱雅等品牌,润本生物销售费用率处于平均值偏低。
润本生物销售费用包括推广费和职工薪酬,推广费又包括线上及线下平台的推广。报告各期,润本生物推广费用分别为4056.5万、7712.26万、1.08亿,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56%、17.42%、18.54%,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