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3年7月10日 0

次元之火

次元之火

来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作者/冯晓亭

编辑/饶霞飞

即便6月18日已过,但从京东和天猫这两大电商平台的时间先来看,618依旧未正式收官,按计划,6月20日过后,该次618年中大促才算画上句号。

即便预告期便竭力向外告知着“超大力度”,但战线越拉越长、规则越来越复杂的大促活动,并不能成功激起消费者的多巴胺,即便是往常一到大促就异常兴奋的“羊毛党”,对于今年的618也评价寥寥。

和普通消费者不一样,“羊毛党”不太喜欢百亿补贴类的“直接低价”。对精打细算的“羊毛党”来说,直接低价意味着没有可操作的空间,大促活动期间于他人而言造成疲态的复杂规则和优惠活动,对羊毛党来说却是“蜜糖”。

“满XXX减XX”“抢XXX减XX大额券”“分享X位好友领XXX减XX专享券”“付定立减XX”“前X小时X折”……旁人眼花缭乱的优惠活动,在“羊毛党‘的算盘里,则都是实现商品超低价路上的不可或缺的存在。

但在今年618,”羊毛党“们发现一切都在改变。

“今年618原本想囤一年量的纸巾、洗衣液、牛奶、纸尿裤等一应家里日常用到的消耗品。但大半个月过去,也没再见往年那般大折扣,一通满减和多件折扣等组合优惠下来,确实比日常价便宜,但这价格,在每个月电商平台举办的‘XX节’中,多留意下也能做到。”资深“羊毛党”宋毛毛表示,原以为和往年大促力度一样,天天都花大量时间扑在“羊毛群”和“羊毛博主”中,但算了下自己实际“薅到的羊毛”,也没多少。

除了没“薅”上商家羊毛外,宋毛毛平台的“便宜”也没捡着。

“每年618和双11,淘宝和京东都有瓜分红包的活动,今年我也参与了。想着从平台薅点红包,从5月下半旬开始就做任务、拉人组队,每天花在上边时间不少,两个平台开奖还有组队等活动,全算上到手红包也才100元出头。”宋毛毛直言,看到到账红包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时间成本好廉价,“总感觉被薅的是我自己。”

对于宋毛毛等“羊毛党”而言,平台满299元减50元、满300元减50元的满减力度是近几年的最大力度不假,但实际上,真正的优惠力度并不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其中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很多商家选择不参与平台的满减活动;另一方面受早几个月疫情影响,商家受商品退回、物流投诉等多方困扰,已然无力配合平台给予消费者“最大力度”。

“大促活动对于平台来说是业绩增长,但对商家来说,不同量级的商家有着不同的意义。头部商家抗风险能力高,大促活动对他们来说营销的意义更大。但对我们中小商家来说,盈利才最为重要,参加活动确实有提升品牌影响力等益处,但薄利多销显然不适合我自己品牌。”天猫某家居品牌商家陈生说。

而在电商大促活动中,消费者要想“薅”到羊毛,除了平台吆喝外,还需要商家让利。一旦商家打起退堂鼓不愿参与大促活动中来,意味着消费者“薅羊毛”成了无稽之谈。

“羊毛党”劳神费力

折合0.26元一颗洗衣凝珠、不到1元一包维达抽纸、不到2.5元一盒特仑苏牛奶、不到1元一片的大王纸尿裤、0.4一粒的维生素D3……

上述都是活跃在羊毛群里的全职宝妈A姐最近半个月的“战果”。A姐最近半个月也变得异常忙碌,每天的重要任务就是盯着囤货清单,穿梭于各个“羊毛组织”中,目的就是低价拿下。

A姐每天都花很长一段时间,一边往羊毛线报群发618刚需商品,一边流连于各个社交平台的羊毛群、羊毛组、羊毛博,根据到手的“羊毛作业”,辗转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一一按步骤领券、加购,如果最终价格与“作业”吻合,就果断出手。

次元之火

图/A姐关注的羊毛博主  来源/A姐供图

听A姐的描述,“薅羊毛”好像并不难,只要找到“组织”拿到“一手线报”,就能实现超低价购入。但在实际中,“薅羊毛”并非能够次次成功。

“实现低价往往是多重活动叠加的结果,多件折扣、平台满减、商家券,甚至需要可叠加的平台大额券、首购礼金等一系列优惠,甚至同样是京东的商品,极速版或者京喜下单更划算。”A姐介绍到,要想“薅羊毛”,除了该领的券都要有外,还得注意时间。

“有的商家会设置前X个小时才享受折扣,有的商家后台发现大量低于常规价的订单就会取消一些券的适用范围。总之,‘羊毛车’得快,犹豫就会败北,只有果断才会白给。”A姐告诉燃财经,今年618期间,她就眼睁睁错过多躺好“车”。

“满减叠加折扣,凑到正好就能做到标价1折购入,我那时候想着多选选凑点其他商品,结果一边挑商品一边看着商品无库存下架,现在想想就该不挑一单全下了。”

说“羊毛党”实际上是在和时间赛跑,也不为过。但与此同时,时间赛跑的背后,可能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一无所获”。

“最早是一次羊毛群在上午发了低价抽纸作业,结果我上班错过了,等午休打开手机时,好价都没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上班中途又分心盯着微信群和微博看,现在想想还真是浪费时间。”宋毛毛告诉燃财经,参加两大平台的分红包活动的决定更是后悔不已。

“完成任务才能进行升级,任务都是一些浏览店铺、商品之类,还得要求不能切屏、连续浏览一定时长,每天花在上边一两个小时就为了平台这几十块红包。”

对于“羊毛党”来说,时间的投入产出比过低,还不是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毕竟“薅羊毛”终归还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

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薅羊毛”的行为本质上就是通过采取外界一些行动、甚至是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做到花费更少的钱买到心仪商品。而这期间所发生的时间成本,往往是被忽视的隐形成本,相对于实实在在的金钱优惠而言,感知并不大。

但如果被反“薅”,则是“羊毛党”最怕的事。

大三学生阿占在618期间便被反“薅”一把。

“羊毛群里群主发了一个淘宝的大额券链接,说是可以0.1元拍下知名品牌袜子三双。我也没多想,平日偶尔通过羊毛群也买了不少低价商品,和以往一样,复制了链接便转到淘宝,领券下单一气呵成。但事后一周时间,这家店都没发货,联系客户客户只说,因为漏洞造成大量订单涌入,希望我自行申请退款,不然商家将自行关闭订单。”

阿占告诉燃财经,后来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卖”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事后一直有收到垃圾短信,甚至还有诈骗电话,说我买的商品退款发生问题,要加好友进行处理,不然我就会有什么大麻烦之类。”阿占表示,尽管这样的诈骗话术他早有防备,但依旧愤愤不平,“好在留的地址是学校驿站,如果是家庭地址,那岂不是个人信息的进一步泄露。”

在此事上折戬的阿占,更是研究出一套“薅羊毛攻略”。

“不知名品牌商家的羊毛不要薅,商品实际价格可能也就值那个价,只是打着羊毛旗号为了引流,还有个人信息泄露风险;0元购的漏洞羊毛也不要薅,天猫店铺有保障也无外乎是平台通过扣取商家保证金做赔付,亏损过大,商家也可以起诉驳回,出于人道主义也不要专盯漏洞羊毛。”

由此可见,薅羊毛也是一项“脑力劳动”。

商家不让利,羊毛难“薅”

只是,单凭“羊毛党”兴致盎然,少了愿意让利的商家,自然也翻不起什么波浪。

“今年的低价都比往年高,往年的羊毛价今年也很少见。”发出这样声音的,是拥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