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喻梦婷 陆永俊
在“懒人经济”、“宅经济”、“消费升级”等多种因素的驱动下,“一日三餐+宵夜”市场的争夺愈加激烈。
艾媒咨询、光大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方便食品用户的主要消费场景在于加班熬夜、夜宵、长途旅行以及夜宵,而方便食品的其中两项优势在于烹饪时间短以及价格低。由此可见,方便食品几乎是完全符合消费者任何场景的需求。
有需求就有供应,前有康师傅、统一等老品牌,后有阿宽食品、今麦郎的出现。A股“方便食品第一股”的争夺战打得热火朝天!
阿宽食品近日更新了招股书引起市场关注。
净利润下滑26.6%,毛利率也大降
近日,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宽食品)更新了招股书,继续A股上市冲刺,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目前看来,A股“方便食品第一股”的头衔或将在阿宽食品与正接受上市辅导的今麦郎中出现。
本次递表,阿宽食品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3194.0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预计募集资金6.65亿元,其中约八成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健康食品产业园(第一期)建设项目,约两成的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成立于2016年的阿宽食品,主营新型方便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类型包括方便面、方便粉丝、方便米线、自热食品等,主要品牌为“阿宽”和“白家陈记”。另外,阿宽食品也为三只松鼠、百草味、李子柒、网易严选等客户提供贴牌、代工服务。
从财务数据看,期内阿宽食品的营收情况屡创新高。2019年至2021年全年,阿宽食品分别录得营收6.31亿、11.11亿和12.14亿。具体来看,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方便面稳定占据了半壁江山并呈上升趋势。期内,方便面分别贡献营收2.76亿、5.72亿和7.58亿,分别占到当年营收的45.12%、53.03%和64.53%。
此外,期内线上渠道对于阿宽食品业绩的贡献也在不断提升,2021年时已经超过六成。招股书显示,期内线上渠道的销售收入分别录得3.08亿元、6.61亿元和7.43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46%、61.34%和63.3%。其中,国内线上经销的比重自2019年的12.81%,增长至2020年的18.83%,并在2021年创下23.17%的新高。
但是,在渐高的营收数据之下却是阿宽食品净利润的震荡颠簸。期内,阿宽食品分别录得净利润2364.85万、7607.83万和5584.19万。换而言之,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6.6%。
与此同时,阿宽食品主营业务毛利率正在逐年走低。期内,阿宽食品期内分别录得主营业务毛利率36.22%、29.31%和27.37%。
阿宽食品营收的快速增长或与其定价策略存在一定关系。招股书显示,2021年营收占比超60%的方便面平均销售单价从2020年的44元/件减少了2.11元至41.89元/件;营收占比近10%的方便米线平均销售单价从2020年的88.91元/件减少了10.27元至78.64元/件。
据智研咨询数据,2019年中国方便食品的市场规模达4500亿元,若按照年均复合增速6%计算,2025年方便食品的市场规模将达6300亿元,受消费升级、线上渠道发展等因素影响中国方便食品市场空间仍有较大挖掘潜力。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方便食品逐渐朝着高端化以及多元化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方便食品现世,例如,自热四川火锅、自热部队火锅、自热烧烤。
招股书显示,2019年活跃用户数量为205.04万人、复购用户30.90万人,2020年活跃用户数量未537.56万人、复购用户87.38万人,2021年活跃用户数量为435.21万人、复购用户72.40万人。
不仅如此,《港湾商业观察》查询黑猫投诉发现,截至2022年6月26日,共有186条投诉,已回复186,已完成136条。详细来看,问题大多集中在面里有虫,在面皮里吃到塑料异物黑灰色污渍等等,吃出发霉大葱,客服不承认、拒不赔偿。
林岳表示,“面里有虫的情况说明了生产、包装过程中存在纰漏,食品安全的话题一直都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而方便食品这种工业化产品,在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生产加工、包装打包过程中,的确也免不了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但是想这样频繁出现的问题,就可能是某一批产品或某个时间生产的问题,阿宽是需要正视问题,并且给消费者一个诚恳的态度,比如道歉,赔同款产品,这些做法都会让口碑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