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3年8月3日 0

洞察连结

洞察连结

雷军的“迷失彷徨”,何尝不是小米的命运。

不同于前两年大谈创业和产品情怀,今年雷军的演讲主角不是小米,变成了创办小米之前的雷军个人故事。

洞察连结

雷军一共讲了三个低谷故事,站店卖货、泡论坛和做卓越网这三段经历,让他有了对用户、社区和电商的基础理解,也为日后经营小米打下基础。

并且他在演讲中说“实在撑不住,其实躺会没关系,躺一躺也不丢人”。

雷军这些年堪称“劳模”。小米成立十二年来,雷军扛过不少“低谷”。比如,2015年的供应链危机、销量急剧下跌,小米上市一年后股价腰斩……

今时也不同往日,曾经和雷军一起打下市场的老将们,已经退居二线,换由外部空降高管为主的新领导班子,继续辅助雷军和小米面对新问题。

小米目前的境况,恐怕还不能“躺”,它要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多。被雷军视为最后一次创业的造车计划,距离官宣已经500多天,耗资33亿元,尚未拿出实质性成果。还在继续进攻的高端市场,也让雷军持续费心费力。

仅过去一年,小米就经历了35次组织架构和人员调整,王翔、卢伟冰、曾学忠等高管先后经历调动,雷军本人还先后从多家小米关联公司退出。频繁调整的背后,显然是小米和雷军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小米新十年,不知又会讲述怎样的故事,但多次“穿越人生低谷”的雷军,始终会是舞台的主导者。

第三年演讲,雷军不谈理想了

年度演讲到了第三年,雷军不再走热血奋斗路线了。

在个人社交媒体上预热了将近一周后,8月11日晚上7点,雷军终于在经典小米铃声中登上演讲舞台。

他以“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为主题,讲述了自己人生中三段的低谷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感悟。借此鼓励如今的年轻人,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

众所周知,雷军是中国第一代中关村创业者,经历了办公软件金山WPS(文字处理系统)最如日中天的年代。

雷军作为金山研发负责人,亲历了整个过程。

当时刚加盟金山的20多岁雷军,研发出一款名为“盘古”新办公软件,与微软Office正面抗衡。但盘古上市后,销量惨不忍睹。为了找到盘古滞销的原因,雷军去了中关村一家软件店站店卖货。经过七天的一线学习后,雷军明白了盘古的问题在于“闭门造车”。

洞察连结

基于站店卖货的经验,金山找到了活下去的路,而雷军却迟迟陷于盘古失败的情绪中。

迷茫时期的雷军,决定休息半年。那段时间他和朋友经常去泡吧、蹦迪,还沉浸在重金属摇滚里。甚至因为经常泡吧,他动过在三里屯开个酒吧的想法,就是在为开酒吧做调研时,他遇到更有趣的事情——“CFIDO”(中国惠多网)的BBS论坛,每天跟人赛着发帖。

正是在这段时间,雷军通过泡论坛认识了两位之后搅动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人物,在寻呼机公司做程序员的马化腾(腾讯创始人),和在宁波电信局的工程师丁磊(网易创始人)。

这段泡论坛的经历,也为后来小米成功运营论坛,无形中打下了基础。

休整半年后重新投身工作的雷军,发现互联网浪潮已势不可挡。于是,雷军和金山董事会曾试图以1000万收购网易、弯道超车,最终以网易拒绝而告终。

收购网易失败后,雷军自己创办了电子商务网站卓越网。由于极度缺乏资金,以及正值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前夜,卓越网没像早期的互联网公司一样,依靠巨额融资支撑下去,雷军最终在2004年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将卓越网卖给了亚马逊。

那时,中国创业者对卖公司的接受度比较低。雷军卖掉卓越感觉像卖掉了自己的“儿女”。更痛苦的是,雷军因此错失了整个互联网时代,这也是后来他特别强调踩准“风口”的原因。

洞察连结

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雷军大谈个人低谷经历,几乎没用多少篇幅提到小米。但透过这次主题,也能窥探到小米如今的真实处境。

从动力满满的2020年演讲“相信自己,一往无前”,到慷慨激昂的2021年演讲“我的梦想,我的选择”,再到今年的“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不难发现,雷军每一年的演讲主题,似乎都和小米当年的生存状态紧扣。

2020年,是小米成立十周年。这一年,小米喜讯连连:股价终于涨回了两年前的发行价,雷军成功兑现了“要让在上市首日买入的投资者股价翻一倍”的诺言;小米推出小米10系列手机,开启了高端化;三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时隔6年后,重回全球智能手机排行榜的前三。

多重利好,让雷军当年在首场年度演讲现场,喊出“直面风险,豁出去干”的豪气。

到了2021年,情况又有了新突破,小米的手机销量首超苹果,拿下了全球第二的佳绩,雷军自信满满地在主题演讲中放出“三年拿下全球第一”豪言,还鼓励人们“不要在乎别人的冷嘲热讽,相信你选择的最重要的事”。

到了今年,小米的现状确实给人以“身处低谷”的感觉。股价又回到了2018年的股价水平;一季度净利润出现腰斩,市场份额滑落至国内第五名;二季度小米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了25%。

雷军一直是个有梦想的人,这次他不再提及“豁出去干”“理想”,而是反思“人生低谷”,或许也是小米对外界的一种回应——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中,放慢脚步,“躺一躺也不丢人”。

但以目前小米的现状和行业的竞争环境来看,未来十年,小米的关键词依然是进攻、突围。毕竟,高端市场难攻,保持市场份额也不易。

小米潮起潮落的十二年

小米这十二年,经历了多次潮起潮落。

回头来看,小米过去十二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2010年初到2014年(小米异军突起)、2014年到2016年底(陷入低谷期)、2017年到2020年(重回舞台)以及2020年初至今(高端路道阻且长)。

不论是外部媒体专访还是雷军个人演讲,关于小米2014年之前时期的回忆,都是“痛并快乐着”的格调。

很多人用“完美”这个词来形容这段创业早期的日子。

那一时期,雷军动用身边所有人脉和资源,集结了一只被外界形容为卧虎藏龙的超豪华创始团队。在2010年,这群人已经是微软、金山、谷歌和摩托罗拉的核心人物或高管,大多数人都管理过几百人的团队。

彼时,创始人管理层团队一片和谐,每个人都朝着“硬件+软件+互联网”铁人三项的“大计划”,一步步走近。雷军还天天潜伏在MIUI论坛里,用“小虾米”账号孜孜不倦地和产品经理们分享自己的产品建议。

外界最熟悉的一件事是,2011年8月16日,小米一代以1999元的价格一炮打响。到2014年,小米的创业者都是迈着愉快的步伐,大步向前挺进的。

超高速成长的背后,系统性成长的问题终究不能被继续掩盖下去了。那段时间,小米的“饥饿营销”策略不灵了,高性价比也不再是小米的优势。这也是雷军在首次年度演讲时,重点提到的小米跌落“谷底”的经历。

2015年,手机销量开始下滑、遭遇“屏幕门”事件。2016年,小米出货量更首次出现倒退,只有5542万台。

在当时的手机行业,没有一家公司在销量下滑后,还能成功逆转的。与此同时,昔日和谐的创业团队也开始四分五裂。

当时,外界舆论把导致小米市场滑落的最大罪魁祸首,认定为创始人之一周光平——掌管供应链的周光平和旗下团队,与供应商三星半导体相处得很不愉快,导致小米出现供应链危机,连带着小米5发售也被拖延。为此,雷军亲自出马,跑到三星总部沟通了四次,才算解决。

小米颓势还在进一步扩大,2016年5月,雷军决定亲自上阵负责手机研发和供应链,周光平被调去做首席科学家,远离了一线。

几乎同一时期,另一个联合创始人黄江吉,也因为当时负责的小米三驾马车之一的即时通讯产品米聊,在市场表现不佳,被调往了新成立的“小米探索实验室”,后又负责云服务和路由器——也遭遇失败。

周光平和黄江吉慢慢淡出舞台,雷军对小米的路径也陷入了摇摆和思考中,2016年他只见了一次媒体。

进一步扩大生态链、发展线下零售渠道,加上部分友商退出竞争市场,终于,2017年,小米公司又回到了高歌猛进的节奏。那年7月,雷军通过一封公开信中,自豪地公布了小米手机第二季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