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2年9月13日 0

腾讯加速助力企业数字化,破冬赢未来

腾讯加速助力企业数字化,破冬赢未来

作者 | Rickzhang

出品 | 子弹财经

老何最近的心态就跟坐了过山车差不多。

作为河北蠡县梨深加工龙头企业百果园的经营者,以往每年年初和年中的两次广交会,是老何接触海外客户最主要的窗口。

但是突发的疫情,让老何在春节期间都没有睡好一个安稳觉。

后来,原本以为取消的春季广交会突然峰回路转,又将以线上的方式召开。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老何的心情非常复杂。他发现,通过网上平台节省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点点鼠标、敲敲键盘即可向全世界的采购商展示。

让老何重拾信心的是另一件事。

9月老何参加了一场由地方政府发起组织、面对东盟商家的线上洽谈会。由于在展示自己产品的同时,还能利用腾讯会议的技术与外国的商家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这次老何的收获超乎想象。

甚至就在会议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第一个东盟商家的订单就通过邮件发到了他的邮箱。之后几天陆陆续续就有超过50万美金的订单,摆在了老何的桌前。

老何一下子觉得今年的春天又回来了。

1、数字化的春天

其实像老何这样的外贸商家,上半年的遭遇都非常相像。但受益于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使用云会议这种沟通方式,很多外贸商家的业务处于逐渐恢复的阶段。

原因很简单。

外贸的商家跟跨境电商的经营者不能划等号,外贸商家的客户更多是其他国家想要经营产品代理销售的企业,双方之间由于交易金额比较高,再加上交易时间比较长,需要有一个沟通最终达成互信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哪怕跨境电商再热,春秋两季广交会依然在国内外日益火爆的原因。

到了现在,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都经常使用类似腾讯会议这样线上会议作为交流方式,而这样悄悄发生的变化,不仅仅在外贸行业,毕竟,教育才是当前云数字化技术应用最广的领域之一。疫情发生之后,全国中小学封校,使得有近3亿的中小学生转型到线上教育。这将以往所有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已经成熟的云教育体系,端到了大众面前。

在云会议方面,疫情爆发下,在紧急开放免费使用权限之后,腾讯会议迅速在各个企业的应用场景走红。当时,腾讯会议的用户数走出了一条陡峭上升的曲线,上线245天腾讯会议用户数正式突破了1亿,已经成为中国最多人使用的专业视频会议应用。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一场突发的疫情,让很多人意识到数字化的时代已经来临。原本大量的新型应用,受困于场景只能在小范围传播,但当前在疫情阻断人线下交流的同时,云化的沟通和业务已经成为企业的首选。

当然,不管是被逼无奈也罢,还是主动求变也罢,在突然的转型线上之后,人们才发现,其实利用好云上的数字交流和管理工具,很多业务上的难题居然迎刃而解。

比如腾讯会议,这个以往主要面对跨越地域进行商业沟通的应用,严格地说疫情如果不发生,恐怕其被大多数人接受并作为商业沟通的首选,还需不短的时间。

但现在,为了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从去年底发布以来,腾讯会议已经升级迭代了29个版本,国际版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上线。

关键,大量应用过程中诞生的数据,还反过来推动了腾讯会议的进化。在解决商务沟通的同时,腾讯会议也正把多方音视频通讯的能力作为在线协同的基础设施普及到各行各业。

腾讯加速助力企业数字化,破冬赢未来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毫不夸张地说,因为这场疫情人类社会损失惨重。但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的数字化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

因此,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表示,疫情之下,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的生产要素、方式和流程都在被重塑”。

这可能会改变一个时代。

2、管理是痛点

时代的变革,一定是先从企业开始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改变的是企业家看待企业发展的态度。

对于企业家来说,经营好企业有两个要素,其中最核心的是管理。

这是从福特建立流水线管理制度到如今,所有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都共同认知的一个真理。

以往对于企业的管理方式,从大的范围说其实是分为两个流派的。流程化管理的方式和任务化管理的方式。

所谓流程化管理,其实就是因为在企业当中人和人无法真正达到有效沟通,为了保证效率,不得不把所有的人做的事情分成了一个一个的过程,并通过在这些过程中设立不同的节点,以及安排相关这个节点的负责人,达到对整个工作流程管理的结果。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确,就是将所有的业务和工作过程标准化了。虽说对于企业的管理来说非常明晰,但很多时候恰恰因为人工设立的不同环节,反而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而任务管理方式,基本上是依靠对人的管理完成整体的企业经营管理的,就是所谓的“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这种方式对执行任务人的要求比较高,单纯依靠思想动员和外在的政策引导,有的时候达不到对于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目的。

因此,长久以来很多研究管理学的专家都在苦苦追寻把两种管理方式融合的方法,专家都认为能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最终研究成果,有可能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腾讯加速助力企业数字化,破冬赢未来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难题在疫情之下被换了一种方式的有效沟通解决了。

毕竟,管理的核心是沟通。如果能在一种条件下实现360°无死角随时地沟通,也就不存在这两种管理方式之间谁更有效地争执。

而疫情倒逼之下,企业家发现,虽然是不得不采用数字化的云会议和云办公,反而在整体工作没有停滞的情况下,提升了每个人的工作效率。

在这期间,腾讯会议变成了很多企业离不开的协同工具。再加上企业微信对流程和事项的管理,使得很多企业觉得使用云化沟通方式,可以跨越原有两种管理体系,真正实现择优而用。

因此,复工后高档写字楼的出租率进一步下滑。固然有企业业务受损严重要严控成本的原因,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追求员工的云办公和动态沟通,降低了租用写字楼面积的因素。

这也使得另一行业在疫情期间变成了一个突然崛起的商机。

那就是曾经在2019年因为WeWork上市折戟被很多人不看好的共享办公。毕竟,由于很多员工可以在家办公,灵活的共享办公空间逐渐成为这些企业创始人的新欢。

而这还只是管理被逼到云上之后,人们发现市场转型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3、业务的未来

当然,企业的经营除了管理还有业务。做好管理,企业只是为开展业务奠定了基础,而真正能决定企业发展的是业务形态的变化。

在这方面,2020年截至到现在的企业数字化变革,几乎能等同于前五年的总和。这期间依托于云上的数字技术,很多以往都无法想象的业务形态逐渐浮出水面,而这些新的业务形态所表现出的特性,是以往很多企业根本就想象不到的。

首先是云技术的拓展性。这种本来是云计算领域的一个名词,但现在已经成功运用于依托云技术的新型业态上。

由于产业互联网的目的在于降本增效,向“数字”要“效率”,是产业重塑的必然选择。因此,这样利用云拓展的属性,动态匹配企业业务组织架构和能力的行为,更适合当前的企业发展需求。

而且,解决了很多企业困扰许久的标准化复制难题。

比如新东方教育,这个全国英语和职业教育中的巨无霸,在疫情面前受损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新东方教育依托腾讯提供的相关技术,搭建了“云端教室”。仅用一周时间,全国80多所分校的100多万名师生就实现了线上开课。而且这套腾讯教育系统还能让新东方的教学管理团队,可以随着学员动态变化,按需增减线上教室的数量,弹性应对在线教学的压力。

毕竟,根据汤道生的演讲内容显示,产业互联网的目的是为了降本增效,数字技术能够提升生产制造、需求匹配和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企业能力,同时还能提升组织管理的效率。向数字要效率,将是产业互联网重塑实体经济的关键。

其次是全方位多样化接触客户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