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百度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我家附近开始营运了,正好我的邻居阿潘赶了时髦成为了第一批乘客。
科技发烧友阿潘对于阿波罗的首秀打了个90分,优点在于不用预约、方便,不用下别的软件,百度地图就能用,阿潘等了不到三分钟就坐上了车,相比于普通打车软件还快一点。
阿潘说,令他没想到的是,无人车的车型都是林肯MKZ。因为中国难度最高的、最严格的自动驾驶T4牌照,就是MKZ考下来的,顿时就很有安全感。
阿潘本以为这事儿挺小众,他是为数不多的体验者,结果百度的安全员小哥表示:“一天一点也不闲,已经接了二十多趟乘客了。”
我们可以看到,百度选择的10个试乘点,属于北京的社会道路地段,也就是说目前社会道路的无人驾驶已经在趋向于成熟。
如果社会道路可以商用,那么会带来巨大的便利,高速路上算是社会道路,市内环路等大部分路况也是社会道路,如果试点的安全性通过了考验,前景就是巨大的。
1、迅速落地
之前很多人这样评价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开发和测试思路上我是认可的,但大家都想知道这个车子啥时候能真正提供服务。”
现在服务来了,很多人又说:“百度急了,落地这么快。”
百度:“快了也不行,慢了也不行,我好难。”
其实一个行业的爆发,从来不是一夜之间、一拍脑袋就能爆发的,而是多种技术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且能深度融合的产物。
AI行业的火爆也不例外。正是因为前些年的三驾马车:算法技术、计算能力及数据量有了共同进步,才有了今天阿波罗丰富的落地场景和实用效果。
实际上,百度对阿波罗的定位,不仅仅是做“无人驾驶车”而已,而是提供平台,就是像阿里在电商中起到一样的作用。
例如一台手机,有组装厂商、有芯片厂商、有操作系统厂商,还有各种手机应用。
百度的AI大佬,同时也是百度阿波罗平台研发负责人王京傲举过一个例子,阿波罗就是自动驾驶里面的安卓系统,它提供了从软件到服务到硬件整合的全套能力,也就是说其他的生态都要基于这个架构来进行。
另外,百度做到了将阿波罗的代码开源,贡献给业界,使得不管是车厂,还是对自动驾驶感兴趣的创业公司,都能依赖这个框架,进而产生商业价值。
2、资本市场的超车来了
AI行业的风起,以及5G的普及,让自动驾驶领域聚集了大量玩家。
Google旗下的Waymo等科技公司,通用、福特、宝马和日产等传统车企,均在自动驾驶领域有较深的涉猎。
目前国内做自动驾驶也有不少,但是能够和Waymo对标的只有百度。
因为自动驾驶的框架和平台建立要消耗很大资源,一些公司对于开发维护自己的平台其实很吃力。在商业化落地上,很多研发自动驾驶的平台比较急功近利,甚至有一些公司为了赶快进行商业落地,先放在了扫地机器人上。
但是百度作为一家20年的老牌互联网公司,雄心不仅仅在于此,如果要在AI大道上超车,就意味着它要做自动驾驶最难的部分,在城市落地,在每一个人的出行上落地,这样才有最大的胜算。
在百度宣布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北京全面开放的当天,百度在盘前就上涨了近3%,作为在美股“稳如泰山”的百度,为什么突然被拧开了上涨的阀门?
因为在自动驾驶方面,资本市场向来青睐有加,之前有许多机构认为,2020年是L3级别量产的关键年份。
在百度的无人出租试运营之后,Waymo也宣布,计划在凤凰城地区向公众推出无人驾驶服务。
巨头们的动向让A股市场也随之一片沸腾,10月12日收盘,A股无人驾驶板块内个股普涨。
在自动驾驶上我们不妨做一个这样的推论,为什么需要我们去与国外巨头对标?因为全球知名调研机构Navigant Research已将百度阿波罗列为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四大“领导者”之一。
如果说2020年之前,阿波罗一直在追赶,一直在对标,那么从截至目前取得的成绩来看,2020年,阿波罗已经开始了超车Waymo,之后的发展路径,或许是所有企业努力向阿波罗对标。
3、百度的超车加速器在哪?
李彦宏曾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因为没有做好准备,低估了移动端带来的变化。
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际,百度就从容多了,因为早在七八年前就开始做准备,也因为百度有这个基因。
人工智能领域应当是目前金融业、工业制造业界与学术界结合最紧密的领域,没有之一,而人工智能需要的三个核心:算法技术、计算能力及数据量,都是百度远超过其他公司的硬实力。
通俗的说,人工智能需要数据的喂养才能长大,在足够多的用户行为数据这一点上,百度就甩了大部分公司好几条街。
很多人说,百度你没做社交、没做电商,现在你就掉队了。
但这样想想,企业的发展都有起伏,如果在平稳期,百度放着自己擅长又必然会发生的东西不做,跑去死磕社交、电商作为自己的“第二价值曲线”才是思维不清。
目前,百度人工智能落地在农业、工业、金融、零售及交通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