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2年9月27日 0

华为在CNCC 2020展现行业担当:多样性计算引领新时代

10月22日-24日,由ICT领域最活跃、影响最大的“民营”学会CCF主办的2020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 2020)在北京举行。作为国内计算机领域的顶级盛会,CNCC自2003年创建以来,一直是计算机领域的学术及产业思想高地,学术界、产业界大咖群贤毕至,业界影响力十分突出。

华为在CNCC 2020展现行业担当:多样性计算引领新时代

本次大会中,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姜涛发表了题为《共赢多样性计算新时代》的主题演讲,就计算产业的宏观技术趋势以及华为的布局和进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给出了推动多样性计算时代前行的华为方案。

毫无疑问,作为本次大会的重量级参会企业,华为一直是助推中国计算产业加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在努力为国内未来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底座。

华为在CNCC 2020展现行业担当:多样性计算引领新时代

一、认知+洞察+行动:华为助推中国计算产业加速发展

系统性回顾姜涛关于多样性计算的演讲,它囊括了华为面向中国计算产业发展的认识、洞察及行动,其总体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1、一个关于技术时代的深度认知

关于算力的价值,姜涛首先下了一个定论:算力已成为新生产力,驱动社会经济发展。这个论断,在业界第一次把算力提升到了生产力的高度,而不再只是帮助生产力提升的“资源”。

事实上,统计数据显示,人均算力水平与经济水平高度正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国家,算力数据表现越亮眼:

华为在CNCC 2020展现行业担当:多样性计算引领新时代

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算力并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正是因为有了高算力,社会经济各方面都能朝着精细化、高效率、高附加值等积极方向前行,产业逐步摆脱粗放型发展方式,借助计算的力量走向链条顶端,获得全球视野下的竞争力。

姜涛以智能制造为例剖析了算力的“生产力”价值,“每当我们投1块钱到智能制造的算力上面,我们从端到端产业链上可以获得10块钱的收入,意味着1块钱算力能够撬动10块钱,算力已经成为新的生产力,能够驱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虽然中国算力总额仅次于美国,是“计算大国”,但从图中也可以明显看出,我们人均表现上只能算作中算力国家,发展空间很大,任重而道远。

2、一个关于行业发展的系统化洞察

在算力已经成为生产力的基础上,计算产业将走向什么样的发展趋势,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姜涛从产业宏观高度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其最主要的结论是:多样性算力与分布式应用共同推动计算产业进入分布式多样性计算时代。

一方面,业务场景的丰富化使得业务需求差异化越来越明显,而这其中非结构化数据又变得越来越多,最终,以多样化来满足当下的计算需求就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大量创新业务对高并发、低时延的需求,又倒逼计算方式走向分布式做法。

现在,这两大趋势,在华为的宏观视野下被融合到了一起。

更进一步,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行业将发生什么、面临什么,姜涛也给出了系统化的思考,包括:

三大协同创新。即计算、存储与网络协同创新,这解决计算系统的搭建与融合问题;通用计算与AI计算的协同创新,这解决算力的场景适应能力问题;软件与硬件的协同创新,这解决计算系统的兼容和效率问题。

五个多样性算力难题。这些都是计算业务实践中面临的多样性计算与高性能分布式应用融合的挑战:

华为在CNCC 2020展现行业担当:多样性计算引领新时代

八个AI鸿沟,代表最热门的AI算法深度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操作层面的挑战:

华为在CNCC 2020展现行业担当:多样性计算引领新时代

总体看来,姜涛在华为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关于行业发展的系统化洞察,不仅有结论,也有围绕结论的一系列判断。

3、一个关于落地与共赢的生态路线图

在认知与洞察的基础上,华为究竟是怎么做的,姜涛也给出了全面介绍,勾勒出华为从硬件、软件、生态等层面实现多样性计算新时代多方共赢的细化图景。

长期以来,以“硬件开放 软件开源 使能合作伙伴”的策略在产业生态中践行,华为在计算领域收获颇丰,已经有着充分的积累。

生态方面,华为已经持续构建起开放、合作、共赢的生态,未来还计划5年投入15亿美元,围绕产品、赋能、联盟、社区、激励5大方面全面升级,并推出鲲鹏展翅伙伴计划和昇腾万里伙伴计划;

硬件方面,华为不断研发基于多样性计算架构的系列产品,并向合作伙伴开放了主板和部件,姜涛透露,当下共有12家合作伙伴在基于鲲鹏主板进行整机的生产,刚刚过去的9月份,伙伴的出货已经超过了华为自有服务器的出货。

软件方面,华为除了贡献自身的算法和框架,还推出四大开源社区(MindSpore、openEuler、openGauss以及openLookeng)、两大开发者社区(昇腾社区,鲲鹏社区),吸引大量开发者及商业伙伴加入、分享与贡献,姜涛表示当前有超过2000家的开源贡献者活跃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非华为企业的贡献者。

在一系列动作下,短期内,华为要拥抱1000+合作伙伴、30万开发者、20家合作高校;三年内,鲲鹏和昇腾将各发展100万开发者,高校方面2021年计划推广70所,3-5年覆盖所有的高教/高职/高专2600+所。

作为准备,华为已经在近一年时间内完成了鲲鹏与昇腾的全栈开放,并开发出了分布式多样性计算软件套件,在多样性计算时代形成统一的技术范式,释放算力潜能,助力价值创造。

这是一个十分清晰而系统的生态发展路线图,华为在做的,是基于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借助生态的力量助推中国计算产业加速发展。

二、“硬核实力”是华为助推中国计算产业加速发展的底气

技术和产品实力方面的领导者地位,让华为成为中国计算机产业发展的技术中坚力量。对“硬核实力”的拥有,是华为助推中国计算产业加速发展的底气。

这种“硬核实力”,至少包括三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