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 / 互联网资讯 / 营销 · 2022年10月11日 0

直播带货热度下滑?

直播带货热度下滑?文/谢东霞钟微

编辑/叶丽丽

「氪约」栏目策划/刘涵

本文为36氪x连线Insight联合推出。

直播带货陷入了一场危机。两场直播的主人公被中消协点名批评。

最近备受关注的“汪涵直播带货退货率超70%”事件,是发生在三周前的直播,商家曝出汪涵直播坑位费达10万,但ROI(投资回报率)仅为0.3。随后,其背后直播机构进行否认,事件陷入“罗生门”,但影响还在发酵。

而就在11月中旬,李雪琴亲历直播带货造假的事件才刚刚平息。《一场李雪琴亲历的双十一直播带货造假现场》一文中提到,一场科技产品类带货直播,数据显示有311万人围观和互动,但实际只有不到11万真实存在,和她互动的大部分都是虚假的机器人粉丝。

当直播带货经济席卷全国,越来越多的明星、网红、企业家进入卖货直播间,带货的品类日趋丰富,直播间越来越“热闹”,但一条条造假刷单的暗河孕育而生。

当直播带货杀成一片红海,流量红利被瓜分殆尽。主播直播间的销售额、观看人数、成交量的水分越来越多,相关MCN机构也成为数据造假的主导者,造假成为行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现在一场直播没有几个亿都不好意思发战报了。”如今,原淘宝直播业务负责人赵圆圆对行业的诸多批评,无人再质疑其真实性.

直播带货热度下滑?

在粉饰太平的假数据之下,是直播带货红利期正在消逝的事实。据连线Insight了解,直播带货的百度指数,自2020年4月初见顶后,一直在缓慢下滑。另外,双十一的热度高峰之后,百度指数也下滑了不少.

行业红利期已过,竞争还在加剧,主播、MCN机构的日子不好过了.

今年10月发布的《直播电商主播GMV月榜top50榜单》中,除了顶部的薇娅、李佳琦成绩比较稳定,其余很多中腰部主播像瑜大公子、爱美食的猫妹妹、六月来了等排名都有下滑,还有一些主播跌出了榜单.

另据卡思数据统计,去年4月份起,抖音和快手10万粉丝以上的活跃红人数量开始下滑.

同时,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从艾媒统计的2020H1中国带货主播等级中,腰部加尾部主播占据了九成以上.但李佳琦、薇娅等带来的头部效应,让剩余九成以上的主播引流更加困难.

直播电商的热风冷却后,从业者应该怎么继续活下去?

1、刷单背后,是虚假繁荣

人们一直以为,通过数据可以看到最真实的主播圈,但繁荣背后却有着泡沫.

从李佳琦、薇娅等头部主播,到罗永浩、李诞等明星主播,他们自带流量的同时,也通过全网最低价等方式,吸引众多用户在直播间下单,由此创造出了可观的成交额,而人们也相信了这些“天文数字”.

这很大程度来自对李佳琦、薇娅等头部主播带货能力、专业度的认可.比如,李佳琦几乎一年365天都在直播,有媒体问他,“你有没有‘今天我真的不想播’的想法?”而他的回答是,天天都很不想直播,但最后还是选择上播.其中一大原因是不想让用户失望.

但不是所有主播都靠专业度取胜,也不是所有“天文数字”都是真实的.

直播带货热度下滑?

为了“漂亮”的数据,从小主播到带货红人,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虚假流量.

早在去年,“雪梨刷单”事件便曾登上热搜.当时雪梨在一场直播结束后,被网友曝出,其与工作人员复盘某商品的销量,期间提及刷单,并称“应该一百单一百单地刷”.

虽然雪梨之后解释,是将“补单”被说成了“刷单”,否认自己“刷单”的行为,但负面影响很难因为这个解释消失.

快手的头部直播带货主播二驴夫妇、辛巴,也都被质疑过通过刷单数据造假.

在二驴夫妇的一场直播中,其声称每人限购6单,但记录显示,销量是10单10单地冲,甚至产品都下架了,销售数据还在攀升.而辛巴在今年双十一带货期间,被凤凰网娱乐曝光直播数据谎报超3个亿.

刷单已经成为直播造假的重要手段.在QQ上搜索“直播”,可以找到大量帮助主播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中提高人气、涨粉的商家,也有进行点赞、评论互助交易的用户群.

甚至有很多刷单网站已经光明正大地在搜索网站打广告,上面标注了详细的刷单套餐,套餐种类丰富且明码标价.

直播带货热度下滑?某电商人气流量服务商网站上的套餐

据《深网》报道,经营直播刷量的商家曾表示,刷量软件在双十一期间需求非常大,每天有几百万的流水.

对于刷单顽疾,淘宝直播曾表示,对于淘宝平台上部分商家存在售卖所谓“刷数据机器人”的商品,已进行了多轮打击.

抖音也在去年10月展开专项行动,打击平台上的黑产作弊行为.当时,字节跳动安全中心负责人称,“我们每周拦截黑产作弊帐号的注册请求都在400-500万次上下.”

尽管各个平台有所管控,但各种刷量产品在社交平台、二手电商、网站广告中依然广泛存在.

除了刷单,直播带货还存在其他的造假环节.

李雪琴所遭遇的便是观众数量造假,通过机器人虚拟围观用户,夸大和美化观看量.而这一造假的成本并不高,根据带货派报道,只需要16元就可以让直播间增加10000观看人数.

购买量造假也是常态,主播找来人假装下单,事后大量退货,在媒体曝出的案例中,不少直播间的退货率高达70%.

通过数据造假,营造出高人气假象,已经是不少主播维持生存的方法.

直播带货热度下滑?